第十章天龍裏麵的小角色(1 / 3)

遊坦之這個公人的人物眾所周知的人物,他在天龍裏麵也屬於悲慘人物,自己的好好家庭被蕭峰給毀滅,他原是聚賢莊裏的大公子不務正業;父親為遊氏雙雄之一遊駒,遊坦之不學無術,終日無所事事。

在丐幫第六代幫主喬峰大鬧聚賢莊時,廳角中一個少年的聲音驚叫:“爹爹,爹爹!”,這是遊坦之第一次出場。

那天他的父親遊駒被喬峰奪去圓盾,自殺身亡,遊坦之於是對喬峰兩字印下深沉的怨恨。在複仇路上,癡戀殘忍歹毒的阿紫而被套上鐵頭,成為毀容的奴隸,誤入歧途。阿紫練化功大法,賤待他的性命,因為遊坦之撿到神足經修練才得以存活。偶然機會下遊坦之練就冰蠶毒掌成為絕世高手,武功威力幾可與蕭峰和虛竹平手。之後喬峰改名蕭峰,並當上大遼南院大王,遊坦之混在人群之中偷襲蕭峰未遂,被阿紫發現,待蕭峰放走遊坦之之後又派兵捉拿,好好折磨了一番。然而遊坦之對阿紫的容貌卻十分的傾倒,遊坦之再次見到阿紫時,居然情不自禁的親吻阿紫玉足的腳背腳底。

後來被阿紫套上燒紅的鐵頭模型,成為毀容的奴隸,阿紫取了個綽號—「鐵醜」。

阿紫為了練「化功大法」,命遊坦之搜尋毒蟲咬自己,完全不理會遊坦之死活,遊坦之因為撿到蕭峰掉的「摩伽陀國欲三摩地斷行成就神足經」,依法修練才得以存活。

一次偶然機緣中,遊坦之被「冰蠶」給咬到,遂練就了「冰蠶寒毒」,成為正邪武功俱備但唯力是視的暴漢。

之後,因緣際會之下成為星宿派創派始祖「星宿老怪」丁春秋之弟子,而阿紫也被丁春秋毒瞎了眼睛,遊坦之救走了她。

後來又化名莊聚賢,在丐幫大智分舵舵主全冠清的陰謀下,遊坦之在丐幫君山大會中,連殺十一名丐幫高手,成為丐幫第十二代幫主,被全冠清逼迫與少林派爭奪中原武林盟主之位。

來到少室山上,和丁春秋互相使「腐屍毒」互撃,阿紫遭丁春秋抓到時,遊坦之更不顧一切當著群雄眼前脆下拜丁春秋為師,因為人格低下不斷遭受質疑,加上不會「降龍十八掌」與「打狗棒法」,武林人士多半不服,奉丁春秋之命要殺死少林派掌人玄慈方丈,玄慈方丈展開少林七十二絕技之「大金剛拳」起手式“禮敬如來”,遊坦之前後左右掌迅捷之極劈出「冰蠶毒掌」,兩人拳掌之力在半爆炸,互相抵消,玄慈身側的束帶卻為遊坦之掌力震斷,星宿派眾更說「星宿神功,天下第一,戰無不勝,功無不克。降龍臭掌,狗屁不值!」。

這時,大遼南院大王蕭峰正好上山,聽到這句話說道:“誰說星宿派武功勝得了丐幫的降龍十八掌?”,遊坦之為報父仇,決戰蕭峰,遊坦之和蕭峰單打獨鬥,他的「冰蠶毒掌」和蕭峰的「降龍十八掌」硬拚數掌時,蕭峰都不禁寒氣襲體,遊坦之卻仍處下風之勢,遊坦之能以肉身硬撼蕭峰的降龍十八掌,內功修為確實不一般,但實戰經驗缺乏,加上拳腳招式水平不高(從阿紫處學來)。蕭峰乘遊坦之舉掌全力相迎之際,倏地橫掃一腿,遊坦之兩支小腿脛骨同時折斷,便即摔倒。

跟隨蕭峰、阿紫等人同行下山,去西夏路途中,遊坦之突然發難,要脅要把王語嫣等人摔死,段譽連忙答應遊坦之要帶走阿紫的請求。

曾到靈鷲宮請求虛竹替阿紫治眼,要脅如果虛竹不用遊坦之的雙眼治療阿紫就自殺,無奈的虛竹隻好依從。

最後阿紫不領情,掏出自己雙眼擲還給遊坦之,並且抱著蕭峰的屍體墜穀,遊坦之也跟著跳落,就此結束了他悲苦的一生。

金庸另一部武俠小說《笑傲江湖》中的人物林平之的經曆與之類似,連名字都相對應,二人的遭遇又絕非平坦,可以認為金庸對該類悲劇人物有獨到的認知。

腐屍毒

以腐爛的屍毒發動攻擊,令敵人避無可避。

冰蠶毒掌

吸取雪山千年冰蠶的毒性才能練成的神功,遊坦之體內的「冰蠶寒毒」得到「神足經」內功的培養,正邪為輔,火水相濟,已成為天下一等一的厲害內功。

能在一瞬間運轉體內的涷氣通過手掌發出來,可以直接隔著空氣傷人,中者轉眼間冰封一具雪人,大為難當。

冰蠶毒掌

這時遊坦之體內的冰蠶寒毒得到易筋經內功的培養,正邪為輔,火水相濟,已成為天下一等一的厲害內功。蕭峰以全力和慕容複相拚之際,遊坦之再向他出招,不由得寒氣襲體,大為難當。這《易筋經》實是武學中至高無上的寶典,隻是修習的法門甚為不易,須得勘破“我相、人相”。心中不存修習武功之念。但修習此上乘武學之僧侶,必定勇猛精進,以期有成,哪一個不想盡快從修習中得到好處?要“心無所住”,當真是千難萬難。少林寺過去數百年來,修習《易筋經》的高僧著實不少,但窮年累月的用功,往往一無所得】,於是眾僧以為此經並無靈效,當日被阿朱偷盜了去,寺中眾高僧雖然恚怒,卻也不當一件大事。一百多年前,少林寺有個和尚,自幼出家,心智魯鈍,瘋瘋顛顛。他師父苦習《易筋經》不成,怒而坐化。這瘋僧在師父遺體旁拾起經書,嘻嘻哈哈的練了起來,居然成為一代高手。但他武功何以如此高強,直到圓寂歸西,始終說不出一個所以然來,旁人也均不知是《易筋經》之功。這時遊坦之無心習功,隻是呼召體內的冰蠶來去出沒,而求好玩嬉戲,不知不覺間功力日進,正是走上了當年瘋僧的老路。梵文《易筋經》本是武學中至高無上的寶典,隻修習的法門甚為不易,須得勘破「我相丶人相」,心中不存修習武功之念。但修習此上乘武學之僧侶,必定勇猛精進,以期有成,那一個不想盡快從修習中得到好處?要「心無所住」,當真千難萬難。少林寺過去數百年來,修習易筋經的高僧著實不少,但窮年累月的用功,往往一無所得,於是眾僧以為此經並無靈效,當日為阿朱偷盜了去,寺中眾高僧雖然恚怒,卻也不當一件大事。至於以隱形草液所書繪的瑜伽《神足經》,則為天竺古修士所書,後來天竺高僧見到該書,圖字既隱,便以為是白紙書本,輾轉帶到中土,在其上以梵文抄錄達摩祖師所創的《易筋經》,卻無人知道為一書兩經。這時遊坦之無心習功,隻依照《神足經》上圖形呼召體內的冰蠶來去出沒,而求好玩嬉戲,不知不覺間功力日進。可恨的可憐人遊坦之是《天龍八部》一個最離奇的人物,初次看,不是覺得他可憐,便是覺得他可厭。他被阿紫捉來,諸般折磨作弄,自是可憐,但阿紫為人可憎,他竟遷就討好乞憐,把她作天神般敬奉,使阿紫更加得意非凡,那又自是可厭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