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部:三位偉人之死
有人說,人類世界將來使用的力能,一定是原子能,也有人認為,一定是太陽能,但是我卻認為,如果我們所說的“將來”,是真正的將來的話,那麼,人類世界所廣泛的應用的,一定是磁能。
以陸上的交通工具而論,現在的汽油內燃機車輛,其構造複雜,使用不便,可以說落後之極,進一步的發展,必然是摒棄內燃機,改用電,電汽車已經開始從實驗室到達街頭了。從電汽車再進一步,就一定是原子能汽車,再進一步,可能是太陽能汽車,然而,再進一步呢?那就要輪到磁力汽車了。
為甚麼說磁力將為人類最後應用的力量呢?因為地球本身,就是一個極大的磁場,地球上的每一個角落,都受到磁力的影響,在人類還未曾普遍應用磁力之前,不容易覺察到這一點,但當一旦普遍用磁力的時候,就可以發現,宇宙對於地球人,是多麼地仁慈,竟賜予地球人以如此永恒存在,用之不竭的力量。
再以汽車為例,原子能汽車,自然要在汽車內部,裝置小型的核反應器,作為動力的來源。太陽能汽車,也一定要裝置吸收太陽能的儀器。但是磁力汽車,卻根本不需要任何機器,簡單到隻要在車頭裝置一塊可以和地球兩磁極發生作用的磁鐵就可以了。自然,這塊磁鐵,要可以轉換方向,利用同性相拒、異性相吸的原理,來改變行車的方向,也要有一套煞掣,來控製車行的快慢。也就是說,這樣的磁力汽車,如果不加任何控製的話,它就會一直向一個方向駛,就像我們用線吊起一枚有磁性的針,永遠向著南、北兩個方向一樣。
自然,這是將來的事,但磁力是如此之現成,人類必然曾在這方麵大動腦筋,這是可以肯定的事。
磁力是最奇怪的力量,所有的力量,都是動態的,但磁力卻是靜態的,它自然而然存在,全無跡象可尋。
最近的一則消息,美國加州大學的物理學教授,斯蒂華特和他的幾個學生,根據羅倫斯電磁推拒原理,發明了沒有螺旋槳的小潛艇。他們利用電力,使得海水中產生磁力線,整個海水便成為他們潛艇的馬達,磁力線之間的推力,可以將這艘百九磅重的潛艇,以每小時二浬的速度前進。這可以說是人類應用磁力的先聲。
最普遍的有磁性的物質是金屬,而金屬之中,又以鐵來得最容易接受磁性的反應。
其他的金屬,鎳、鈷、錳(順磁質)、鉍、銻、汞、鋅(反磁質)等,也都受磁性的作用,或迎或拒。
科學家已經發現,磁鐵之所以有磁性,是由於磁鐵與普通鐵的鐵分子排列有異之故,磁鐵的鐵分子排列整齊,各異極互相銜接。所以磁鐵如果加熱,或受猛烈的震蕩,分子排列的整齊消失,磁性也隨之消失。
人類現在還未曾嚐試將其他金屬的分子作同樣的排列,如果開始作那樣的工作,那麼,就可以出現磁性的金、磁性的銀,甚或至於磁性的非金屬。
等到有一天,出現了磁性的非金屬之時,那麼,人類的生活,就會起極大的轉變。
試想,如果有磁性的水,那麼,一切水泵,還有甚麼用?隻要利用磁性,將水汲上來就可以了,如果水能磁化,那麼,要抽乾太平洋的海水,也不是甚麼難事。
說了很多題外話,當然,是因為我以下所敘述的那個充滿了神秘氣氛的故事,和磁力有關。
廣場上擠滿了人,陽光燦爛,雖然天氣並不是太熱,但是在長時間的等待,毫無掩遮地暴露在陽光之下,人叢之中,也開始有點不耐煩的感覺了,可是,隻見廣場上的人越來越多,並不見聚集在廣場上的人散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