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3章 合理飲食與養生(3)(2 / 3)

中醫認為大棗性溫味甘,具有健脾胃、補中益氣、養血生津的功效,可治療脾胃虛弱、氣血虧虛等病症。近來引起人們注意的是,棗對某些癌症有抑製和防治的效果。

另外棗是一種緩和滋補食物,經常食用,對身體虛弱、脾胃不和、消化不良等患者很有好處。

棗含維生素P,有健全人體毛細血管的重要作用,能防治心血管疾病和高血壓。

紅棗的用法有多種,可煮、可蒸、可生食、可製甜羹、可入各類補膏及湯藥。

紅棗可以經常食用,但不可過量,否則有損消化功能,還會導致便秘等病症。

此外,紅棗糖分豐富,不適合糖尿病患者吃,以免增高血糖,使病情惡化。

——紅棗的健康食療方

紅棗煲花生,對於腳氣病患者有輔助治療作用;紅棗蓮藕湯能補血,使膚色紅潤;紅棗與芹菜一起煎服,有助於降低膽固醇和軟化血管;在紅棗裏加點花旗參,可健脾胃、清熱氣;紅棗赤豆粥、紅棗糯米粥,自古以來就是年老、虛弱者的療養保健飲食;腸胃較易脹氣者,則應加些生薑同煮,才不會脹氣。

花生要健康地食用——常吃花生能養生,吃了花生不想葷

花生的營養豐富,富含油脂。民間流傳著“常吃花生能養生,吃了花生不想葷”

的諺語,這足以說明花生的保健功效。那麼,花生能起到什麼保健功效呢?

預防心血管疾病花生含不飽和脂肪酸、膽堿、卵磷脂等營養成分,可增強毛細血管的收縮功能,預防心髒病、高血壓、腦溢血的產生,防止膽固醇在血管沉澱、堆積而引起動脈硬化。花生殼含有木樨草素及β—穀甾醇,可降血壓、降血脂。

防治出血性疾病花生具有止血功效,其紅衣含有可對抗纖維蛋白溶解的成分,可改善血小板的質量,加強毛細血管的收縮功能,可用於防治血友病、原發性或繼發性血小板減少性紫癜。

防治皮膚病花生具有強化表皮組織及防止細菌入侵的功效,可用於防治皮膚老化、濕疹、幹癬及其他皮膚病。

益智延壽花生含有一般雜糧少有的膽堿、卵磷脂,可促進人體的新陳代謝,還能起到增強記憶力及強健神經係統的作用,可益智、抗衰老、延年益壽。

花生的吃法很多,生吃、煮熟、爆炒、油炸均可。但爆炒、油炸對花生中富含的維生素P和其他營養成分破壞很大,且使花生甘平之性變為燥熱之性,食之極易生熱上火。從養生保健及口味考慮,還是用水煮花生為好,這種吃法不溫不火、易於消化、老少皆宜。

黴變的花生因會產生致癌性很強的黃曲黴毒素,不能食用。吃花生要連紅皮一起吃,花生外麵那層薄薄的紅衣對人體有很多好處。

女性朋友,尤其是處於經期、孕期、產後和哺乳期的女性更應該常吃、多吃,因為這些時期的女性失血和營養消耗較多,花生的紅衣對女性養血、補血很有好處。

——不適合食用的花生

高脂血症患者不宜食用:花生含有大量脂肪,高脂血症患者食用花生後,會使血液中的脂質水平升高,而血脂升高往往又是動脈硬化、高血壓、冠心病等疾病的重要致病原因之一。

膽囊切除者不宜食用:花生裏含的脂肪需要膽汁去消化。膽囊切除後,儲存膽汁的功能喪失。這類病人如果食用花生,沒有大量的膽汁來幫助消化,常會引起消化不良。

消化不良者不宜食用:花生含有大量脂肪,腸炎、痢疾等腸胃功能不良的人食用後,會加重病情。

跌打淤腫者不宜食用:花生含有一種促凝血因子。跌打損傷、血脈淤滯者食用花生後,可能會使血淤不散,加重腫痛症狀。

必不可少的豆製品——寧可一日無肉,不可一日無豆

豆製品營養豐富,除了富含優質蛋白外,還含有異黃酮,對健康的幫助非常大。

首先,它對骨骼的幫助非常大,能改善骨骼新陳代謝,預防骨質疏鬆。

其次,它是血管的“衛士”,能促進血液中的膽固醇代謝,可以有效預防動脈硬化。

另外,它還能消除因女性體內雌激素缺少帶來的影響,尤其對更年期的女性非常有幫助。

豆製品雖營養豐富,可是並不適合任何人。一些特殊人群在選擇豆製品時要謹慎。

消化性潰瘍嚴重消化性潰瘍患者不要食用豆製品,因為豆製品中嘌呤含量高,有促進胃液分泌的作用;豆製品中的膳食纖維還會對胃黏膜造成機械性損傷。

胃炎急性胃炎和慢性淺表性胃炎患者也不要食用豆製品,以免刺激胃酸分泌和引起胃腸脹氣。

痛風痛風的發病機理是嘌呤的代謝紊亂,以高尿酸血症為重要特征。高蛋白、高脂肪的食物容易引起痛風。因此在急性期要禁食含嘌呤高的食物,其中包括幹豆類及豆製品,即使在緩解期也要有限製地食用。

——綠豆和紅小豆的保健功效

綠豆:綠豆的升糖指數在豆類食品中屬於較低的,吃後容易讓人產生飽腹感。250克的熟綠豆約含19克膳食纖維,可以滿足成年人每日膳食纖維需要的2/3,而熱量卻隻有250千卡,是保持好身材的好食品。綠豆含有較多有助於人體健康的植物化合物。綠豆還含有豐富的葉酸及較多的鎂、鉀和維生素B1。綠豆的可溶性纖維、植物固醇對防止血液黏稠、降低膽固醇有明顯的好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