忌吃白薯白薯中含有單寧和膠質,會刺激胃壁分泌更多胃酸,造成胃酸過多而燒心。
忌吃大蒜空腹吃大蒜容易引起急性胃炎。
——空腹盡量不要運動
人們都知道飽腹運動不好,但對空腹運動卻不以為然,以為空腹運動胃腸不需要多少血液,胃腸不會與四肢因爭血液而發生矛盾。專家卻認為,這是錯誤的認識,其實空腹運動危險更大。
運動需要適當能量,人體平時能量的來源,主要靠飲食中攝取來的糖類,可是當空腹進行晨練時,主要的能量來源就靠脂肪了。人在空腹運動時,血液中的遊離脂肪酸會明顯增高,脂肪酸肌活動的來源如過量,就會出現損害心肌的“毒物”,引起心律失常,甚至導致猝死。因此,在空腹運動之前,應先喝一杯牛奶或吃些糕點,這樣可減少誘發低血糖症的危險。
伏案工作要經常變換姿勢——伏案非體力,久坐易生病
長期伏案工作的人倘若不注意自我保健,有五種疾病會找上門來,這是不容忽視的。
骨骼肌肉疾病長期伏案低頭可致使頸部血液回流不暢,部分肌群使用過多,以及久坐下肢運動少,這些均可造成頸椎病、骨質增生等疾病的發生。
心血管疾病長期室內伏案工作,活動量不足,全身肌肉收縮所產生的靜脈回流力量減弱,會誘發動脈硬化、高血壓、冠心病和腦血栓等。
消化道疾病常坐的人胃腸道的蠕動能力降低,因而容易發生消化不良、便秘、慢性胃炎和痔瘡等疾病。
呼吸道疾病長期室內工作,見陽光少,呼吸新鮮空氣少,不但可導致肺活量減少,而且呼吸器官的功能也相對減弱。容易患感冒、氣管炎等呼吸係統疾病。
神經精神疾病伏案工作是腦力勞動,大腦需要充足的血液以及氧氣供應,坐得太久,工作時間過長,可引起大腦的血供不足,從而出現頭暈腦漲,視力減退的表現,甚至可引起神經衰弱。
以上所說種種,都是由於缺少運動所致,所以對付這五種疾患的原則就是一個字:動。比如伏案工作1.5~2小時之後最好到室外做一些體育活動,如果沒有這樣的條件也可以在室內來回走動或在座位上伸伸懶腰,活動一下四肢,特別要注意抬頭、向後仰,並向左右轉動,同時工作時要注意變換姿勢。
——伏案工作者健身操
1.活動頸部。先低頭後抬頭,5~10次,然後轉頸,由左至右,再由右至左轉動頭部,使頸、頭充分活動。轉動時不宜太快,要均勻而緩慢。
2.挺胸彎腰。站立時先深深吸氣一口,然後挺起胸脯,接著呼氣並向前屈身彎腰,重複做10~15次。
3.搓拍腰部。兩手握拳狀,反手在背脊兩旁上下來回搓擦10~15次,然後用掌拍擊背部10~15下。
4.指梳頭。兩手十指微彎,用十指代梳,梳時從前額往後梳,再從頭頂部向兩邊梳,邊梳邊做搓揉動作。每次做2~3分鍾。但不要太重,以免損傷頭皮。
有規律的生活讓你遠離疲勞——神疲心易役,氣弱病相侵
現代科學證明,人體內的所有活動都可能產生有規律的周期性變化,而規律性的生活可以使肌體形成條件反射,讓各器官組織的生理活動不致疲倦地長時間進行。如果經常“開夜車”,必然會影響到工作效率和身體健康,也就是我們平時所說的“神疲心易役,氣弱病相侵”。培養規律性生活習慣的最好辦法是主動安排好日常生活節奏,做到每日定時睡眠、定時起床、定時用餐、定時工作學習、定時鍛煉身體、定時洗澡、定時排便等,通過井井有條的生活安排,保證我們能夠充滿活力、精神飽滿地投入到工作和學習中,保證健康長壽。
有規律的生活最好做到以下幾方麵:
每天起床和入睡的時間應該有規律,成年人保證每天7~8小時的睡眠。
工作、學習、勞動的時間有規律,不“開夜車”,不過度勞累。
一日三餐有規律,定時定量,不偏食,不多食,注意飲食衛生。
不強求午睡,有條件的中午可平臥休息,減輕心髒負擔。
每天應盡量定時排便,保持腹中舒適。
早晨和晚間應適度參加力所能及的體育健身活動。
每天有放鬆、娛樂、閱讀和交談的時間。
保持情緒的相對穩定和樂觀向上的心態。
安排好休閑時間。
夫妻間保持適度的性生活,不縱欲,不禁欲。
有規律的生活是遠離過度疲勞的有效方法。
——祛除疲勞操
全套動作分六步進行,完成後你會感到腦清目明。
攤開手掌,觸摸頭頂上的百會穴,緩慢地按壓,同時按照四拍的節奏深呼吸。
肩與腰挺直,手臂充分伸展開,與腋窩成直角,按照四拍的節奏深呼吸,同時用食指或中指慢慢地邊按邊揉太陽穴,做20次。
用無名指和中指分別按壓內眼角的睛明穴和眉梢的絲竹空穴,邊按邊揉,做20次。
十指彎曲,觸摸額頭,像梳頭一樣,用十指從額頭到後頸慢慢揉摩,做20次。
叩上齒下齒,聲音不必很大,自己聽得見就行,每次叩齒36下,做20次。
盡力向上伸直雙臂,手背向上,將手指全部彎曲呈半握拳狀,再從小拇指開始展開,然後從小拇指開始重新彎曲,手指全部彎曲後,將手掌反過來向上,從小拇指開始展開,再從小拇指開始彎曲,手指全部彎曲後,再將手掌翻回。如此反複交替,做20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