鄭國表情凝重地告訴皇太後:“恐怕得為皇上預備下了。”

他沒有名言,但皇太後明白是什麼意思,不由得心如刀絞。盡管心裏已經有了這種準備,但當噩耗實際來臨時,皇太後還是痛苦萬分。

盡力忍耐著不讓自己的眼淚落下來,她道:“皇帝還能醒麼?”

鄭國:“天亮後興許可以醒,但那也是回光返照。可以趁著這段兒清醒的時辰,見一見大臣和眾位娘娘,皇子,公主。”

皇太後默然點了點頭,隨即腳步緩慢地往外走。到了西次間的皇帝書房裏坐下,她的淚水再也忍不住紛紛滾落。哭了一會兒,她想起了什麼,就止住了哭,拿帕子擦了眼淚,讓人把韋瑜叫了來,叫她一會兒就去傳旨讓內閣首輔李易之為首的閣臣們預備著天亮後來見皇帝,另外把皇帝駕崩後的各項禮儀用品等準備好。

韋瑜一聽就也明白皇帝這是病情加重,禦醫們回天無力了。而皇帝要在回光返照清醒時,召見內閣大臣們,會有遺詔,關係到立儲君。

不管誰為新帝,這會兒她要辦的事情比其他人都多。她也暗暗猜想,到底哪位皇子最後會成為新帝呢?

天明之時,昏迷不醒的皇帝果然醒了過來,看起來還容光煥發,極有精神頭。他醒來後,喝了藥,吃了些早膳後,韋瑜就進來稟告說,皇太後替皇帝傳旨宣了內閣首輔李易之等人覲見,現在外候著。

皇帝略一沉吟,道:“宣他們進來。”

他自然明白皇太後的意思,這是要讓他把有些事情交代了,否則他有個三長兩短,宮裏宮外都容易生亂。昨晚,皇太後跟他說了那些話後,等她走了,皇帝想了許多,最後不得不承認母後說得有理。也許他以後無法再孝順在母後左右,所以聽母後的話,讓母後穩穩當當地安度晚年,也算是他這讓母親操心無數的不孝子能最後為母後做的事情吧。

首輔李易之等人進來叩拜了皇帝後,皇帝就說:“諸位愛卿,朕這一次病情凶險,長話短說。內侍,擬旨。”

有司禮監的秉筆太監上來跪在皇帝龍床之下,身前放了一條案。

皇帝便徐徐道:“今冊立二皇子,魯王文權為太子……”

眾位跪在金磚之上的閣臣們許多人長長呼出口氣。隻有次輔許攸眼角一跳。

☆、62|4.02

宮中喪鍾陣陣敲響,雲板聲連叩不斷。

天空陰霾,隻有哀痛的哭聲盤旋於皇城上空。

乾清宮中停放著皇帝的棺槨,皇帝是下晌崩了的。依例,小斂了送到了乾清宮停靈,接受宮內宮外諸人的祭拜。

皇太子紀文權穿了喪服,帶領著宗室男丁們先向大行皇帝叩拜哭喪。他的哭聲裏對父皇崩殂的哀痛要少些,更多的是為他曆經挫折,蒼天看顧,終於讓他成為了皇太子,成為了大夏朝的新儲君的幸運而哭。為此,他無限感慨,忍不住流淚。

祭拜了大行皇帝後,皇太子被內侍領著去偏殿休息。接下來是皇後等人來祭拜皇帝。紀錦扶著哭得哀痛欲絕的母妃,跟隨在皇後身後,走入乾清宮大殿,跪下,俯身,叩首……

她已經哭得雙眼紅腫,可是看到上頭停放的父皇的棺槨,忍不住又嚶嚶哭了起來。

還有人比她和母妃蕭貴妃哭得厲害,那就是排在她們兩個身後的趙貴妃母女。趙貴妃的嚎啕聲在皇帝崩了的那一刹那就響了起來,震得人心慌,二公主紀銘也隨著她母妃一起哭,哭聲也不小。

這會兒兩人更加哭得聲嘶力竭,聽了令人心碎。

韋瑜作為先皇的寵臣,同時又是內相,皇帝遺詔由她主持祭儀。站在乾清宮皇帝的棺槨旁,她看著眼前這些哭得梨花帶雨的女人們,心中也挺可憐她們。先皇龍禦歸天,這些嬪妃們就成了寡婦,有子女的還好說,會被奉為太妃太嬪搬到西邊的慈寧宮居住,而那些沒有子嗣的也不宜放出宮,先皇有旨意,就一並隨葬了……之前已經有司禮監的太監去辦去了,所有的在冊子上的無子的低等嬪妃們將會被強令上吊,追隨大行皇帝的腳步去地下侍奉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