瀘州城內外水係發達,生活在這裏的人最是講究吃河鮮,有個詞不是叫大魚大肉嗎?為啥子要把魚排在肉前麵,無非就是魚肉本身就細嫩好吃,加上做起來也方便,用不著太好的手藝,隻要魚新鮮,洗得幹淨是個人都會做,做出來味道也不會很差。你要是覺得水煮魚配料多,做法複雜太麻煩,沒事,燒鍋水丟鍋裏放上鹹鹽燉鍋魚湯都好吃,要是不想喝湯也沒關係,清蒸、油炸、幹煸、黃燜、爆炒、涼拌、醋溜、燙火鍋,你就變著法的隨便做,隻要你想得出來,就沒有做不出來的方法。
何道士也算是好吃嘴和酒麻客裏麵的個中極品,為了有口好吃的下酒菜,當真是一分鍾都等不了,不一會兒就到了沱江邊上。剛才過來的路上還有點賭氣的成份,現在望著露出江底的石灘上大大小小的水坑,差點沒把口水流到褲襠裏,這要下去摸一回,還不曉得要抓多少上來。挽起褲腿就下到水坑裏,先是一陣亂摸把水攪渾,然後兩隻眼睛盯著渾水再使出一招渾水摸魚,你還別說這方法還挺管用,不一會兒功夫就抓上來好幾條巴掌大的野鯽魚和二指大小的黃辣丁。
想著等下回去熱鍋起油撒上一大把青花椒,壇子裏麵抓一大把泡薑、泡海椒出來,再打一瓢羹老豆瓣醬,加上蔥薑蒜一起炒成底料,添進去一瓢清水把湯味熬出來後抓魚下進鍋裏,小火慢煨出鮮味,鯽魚肉香鮮美、黃辣丁細嫩少刺,泡薑泡海椒酸辣爽口,青花椒提味增香,入口滋味奇鮮、回味無窮。還有種吃法就是拿豬油炒香酸菜,添水燒開後,專挑二指粗細的黃辣丁洗淨下鍋,大火衝出黃辣丁的油脂和鮮味,出鍋後湯色淡黃濃厚,連吃帶喝的整一頓,更是要鮮得人眉毛直跳,向來是瀘州人吃魚的心頭好,很多人吃不完還要留下湯底,第二天早上起來下個麵條啥的,就是對好吃的最高評價。隻是近些年野生的黃辣丁越來越少見,養殖的居多,就算是有野生的,價格絕對便宜不了,東西還是那個東西,但是味道卻再也吃不出最初的那種滋味。
咱們說回來,何道士越抓越高興,看到深一點的水坑,夜深江邊四下無人,顧不上江水冰冷,衣服褲子全都脫得幹幹淨淨,跳進去水坑裏麵一頓亂摸,抓到魚就丟進邊上放著的那個破魚簍,想著等下回去整鍋魚湯,再來上三兩斤陳年老窖,美滋滋的一口魚肉、一口老窖,吃完用魚湯漱漱口,那感覺簡直是收攤回家——不擺了(很享受)。沒多一會兒,帶來的那個破魚簍裝得滿滿當當,何道士一看也差不多夠吃,爬出水坑準備穿上衣服褲子就回家。
正在此時,遠處突然傳來“嘩啦啦”的一陣水聲,聽動靜還不小的樣子,何道士猛一抬頭,借著月光循聲望去,隻見遠處沿著沱江幹枯的水道上,湧起一陣陣洶湧的波濤,夾石帶沙的一股濁浪如萬馬奔騰般,順著河道直衝下來,浪頭打在岸邊的石頭上發出陣陣巨響。何道士嚇了一大跳,害怕放在水坑邊上的衣服褲子被水衝走,到時候說不得要打著光叉叉回去,自己站起來一堆,坐下來一坨的一個成年男人,那可真的是丟臉丟到家了,來不及把衣服穿上身,趕緊抓起衣物朝著岸邊跑去。前腳剛一上岸,後腳這股江水轉眼即至,慌亂中他光顧著拿衣服褲子,連鞋子都跑脫了,手裏麵的破魚簍更是早都不曉得丟到哪裏去了。
剛爬上岸的何道士滿肚子怨氣的坐在岸邊穿衣服,朝著江水破口大罵,這股江水早不來晚不來,偏偏在他抓好魚的時候就來了,下酒菜這下全部都給他打倒,那還吃個鏟鏟。他一路罵罵咧咧的往回走,路過關聖殿的時候走得累了,想著下酒菜都沒了,酒喝起來也沒啥子意思,大半夜的還要摸黑趕回去,那還不如不回去。關聖殿這裏白天倒是有人看管香火,晚上卻沒人照看,周圍擺攤賣菜賣吃的攤子多,不如就在這裏將就一晚,明天早上買點下酒菜回去再喝也行,於是推門進去,隨便找到神案所在倒頭便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