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麼事?”示意馨桂將用了大半的燕窩羹端走,蘇宜爾哈用帕子拭了拭嘴角說道,沒什麼要緊事青蓉不會回到她跟前。
“奴婢聽延禧宮的小桂子說,前兩天康嬪娘娘叫了胡太醫例診,可當時屋子裏除了康嬪還有海常在……奴婢聽著覺得不對勁便悄悄使人去查了,隻怕,那海常在是有身子了。”
蘇宜爾哈一怔,遂又緩緩笑了開來:“海常在懷有龍胎是好事,瞧你們急的。”
“娘娘。”
“好了,我是說真的,此事就當不知道。若康嬪和海常在有本事保住龍胎那自是好的,要知道自皇上登基以來連落了兩個龍胎,而我這個皇後,不僅獨占聖寵還懷了身孕順風順水……這暗地裏說閑話的看不過眼可不少。”不就是懷了龍胎嗎,她犯不著髒了自己的手,要知道皇上的子嗣已經不少了,多她一個不多,少她一個不少。
紫竹和青菽麵麵相視,吞下了到嘴的話。
倒是馨桂說道:“以奴婢看,這康嬪和海常在的心兒不小呢,瞞著娘娘請太醫診脈,卻又隱下了這事兒……想著是要在年宴上來個喜上加喜吧。”
“不用管她們。”領導真會看重這個?別說笑了。就算因此對著這個胎兒看重兩分,那相對的,也會為它引來危險兩分。
新年賀典從半夜子時開始,胤禛為了不打擾蘇宜爾哈休息,今年獨自一人宿在養心殿,吃完了“歲歲平安”、“甜甜蜜蜜”的一餐後,到了子正一刻(零點三十分),便到養心殿東南室行開筆儀。
其時,室內桌案上已擺放了“金甌永固”金杯,內注屠蘇酒;玉燭一枝;朱漆雕雲龍盤一個,內盛古銅八趾吉祥爐和香盤兩個;特製禦筆數枝,筆端及筆管分別鐫刻“萬年青”和“萬年枝”字樣;禦用明黃紙箋若幹。
胤禛飲酒後親手點燃玉燭,再將禦筆在吉祥爐上熏香,然後行筆書寫。先用朱筆,再用墨筆,各寫吉語數安,以圖新年大吉大利,以祈一歲之政和事理。
開筆儀畢,皇帝親率宗室王公、貝勒及滿族一品大臣至長安左門外玉河橋東的堂子,行祭天之禮。 ★★
祭天禮畢,聖駕還宮,胤禛還接了著妝完畢的皇後去坤寧宮祭神,祈求神靈在新的一年中保佑大清國運昌盛、家族安康。然後,胤禛又赴奉先殿祭奠祖先及神位,再率王公大臣、侍衛、都統及尚書以上官員詣乾清宮向太上皇行朝賀禮(注:這裏本是慈寧宮皇太後的,隻是雍正情況特殊,生母養母已逝,康熙卻活著,所以向康熙朝賀)。皇帝行禮完畢,輪到蘇宜爾哈率著公主、福晉、命婦行禮,接著京官及地方官向太上皇具表致賀,並於午門外行禮。
作者有話要說:這幾天身體不舒服,文文碼得不如意,刪了又刪改了又改。。。。。
以下接正文(免費),嗬嗬:)
天明時分,太和殿前設黃案,親王、郡王、貝勒、貝子群臣及朝鮮、蒙古、安南等諸外藩王子、貢使鹹列班次。王、貝勒立丹陛下;群臣自午門之右的西掖門入宮,外藩自午門之左的東掖門入宮。班次既定,春中和韶樂,群臣及外藩依品級高低先後向太和殿主座之上的胤禛行三跪九叩禮,是謂“元旦大朝賀”。
辰時(七點至九點)大朝賀禮畢,胤禛回內廷乾清宮受家人賀禮。鼓樂聲中,蘇宜爾哈率妃嬪、宮女等上前行禮;繼之,皇阿哥與諸王依次在殿前行三跪九叩禮;再後,公主、郡主入宮中行禮;最後,胤禛至乾清宮西暖閣,朝賀結事。(因此時未立太子,所以省了向太子所住宮殿行二跪六叩禮)
賀典之後,胤禛照例於太和殿舉行盛大筵宴,宴請諸臣及外藩使臣。太和殿前早陳設了皇帝法駕鹵簿及丹陛大樂,旌旗招展,鍾鼓齊鳴,王公大臣均穿朝服,各入本位,向皇帝行一叩禮,然後就座。筵宴中間又有宮廷舞蹈及朝鮮、回部等的雜技、百戲表演,場麵熱鬧而壯觀,充滿節日的喜慶氣氛。
筵宴後,胤禛又從內廷大學士和翰林院文臣中點了九十九名大臣到重華宮舉行茶宴聯句。茶宴上用的是雪水、鬆實、梅花、佛手及各種鮮果待客,更有不少精美小禮品等著贈送,與會的官員無不感到萬分殊榮。
今年蘇宜爾哈因著有孕,能不參與的都沒露麵,有參與的,完了後春雨等人也忙護著她休息,瑣碎的事務自有四福晉瓜爾佳氏並青蓉青菽並幾位嬤嬤處理。
不過晚間的團圓飯她可就躲不了了,好在沒有外臣,她不穿朝服不戴朝冠也沒人說什麼。正如馨桂所猜的,酒過三巡,便有小太監來報延禧宮的海常在懷了龍胎。
康熙聽聞,臉上現出笑來。新年始伊,皇帝就有枝繁葉茂之兆,怎不令他高興。
蘇宜爾哈早有預料,眉眼彎彎地朝胤禛舉杯恭喜,又厚賞了來報的小太監並當場賜了一堆賞了不少好東西到延禧宮。
胤禛頓了下,也將海常在的位份提到了貴人。
不知怎地,聽到這個消息,他並未如康熙一般感到高興,他其實應該高興的,但看著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