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瑪雅文明之發現
來自西班牙的蘭達修士於一五六六年,見到叢林中如高塔般威風凜凜的神殿
時,簡直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徘徊流連數月之後,他作了如下的筆記:「都是用雕鑿得十分精細的石塊砌成的,盡管當地沒有任何金屬器具可用。」而這些瑪雅文明重新為歐美所認識,是於邁入十九世紀後。一八二二年英國人陸績著裔所建造的。
在瓜地馬拉東部有一大片廣大的熱帶叢林。一八四九年,有兩名白人來到此地,一個是美國人約翰.史蒂芬生,另一個則是英國畫家佛萊迪力克.嘉烏德。但在兩位白人探險家前來此地之前,瑪雅的超古代文明遺跡早已封閉了。當時中美洲正發生巨大叛亂,所以兩人一開始探險就被捕,數日後兩人才被釋放繼續探險。二人雇了當地的向導,經過幾天後終於發現一高約叁十公尺的石壁綻放出耀眼的光芒。渡河之後兩人看到了比想象中更為壯麗的遺跡。巨大的雕刻、石柱、祭壇,表麵都刻有人物、動物及象形文字。另外,還有一巨大金字塔型的建物聳立於林木之間。其次在東側也有一高大的神殿,刻著二千百個「神聖文字」及各種奇異又美麗的雕刻。
史蒂芬生二人的探險工作持了數年,新的遺跡不斷被發現,而此文明遺跡之謎,也變得愈來愈難解了。史蒂芬生對瑪雅遺跡中最美的帕連卡遺跡作了描述:「這兒有卓越的人們所擁有的精致文化遺跡,但這些人在建造了黃金時代後,隨著民族的興亡完全被消滅了。」瑪雅文明以瓜地馬拉和巴裏約為發展中心,幾乎波及整個中美洲,而最繁華的地方是瓜地馬拉南部平原的貝登。這個文明於公元七、八世紀時,繁榮到了極點,僅僅隔了一個世紀,突然的,神殿被放棄,許多巨型建 乏人保護,紛淪為斷垣殘壁的廢墟,各地的祭祀中心也完全停止活動。
二、密林中的瑪雅文明
叢林中的瑪雅文明
瑪雅文明在猶加敦半島(Yucatan)和墨西哥南部附近的熱帶雨林中誕生、繁盛,最盛的時期稱為“古典期”(公元250~900年)。以高大的神竷金字塔林立的地區為中心,與其四周的農村一起形成一個個王國,這些好像城邦的王國散布各地。
瑪雅文明的偉大成就就在於完成文字和曆法的體係。瑪雅人以20進位法為基礎編出幾種曆法,包括由20個文字和13個數字組成的260天周期曆,以20天為1個月,由18個月加上5天而成的365天周期曆,以及以公元前3114年8月13日為第一天來計算天數的曆法等。
國王利用文字和曆法,將即位、戰爭、祭典的紀錄和王朝係譜誘於石碑或平板上,但公元909年以後不再出現,古典期的瑪雅文明從此消失。
目前還無法得知古典期瑪雅文明崩潰的原因。
瑪雅地區於1萬年以前就有人居住。公元300年到公元前100年左右,此地已有形成國家的雛形,古典期瑪雅文明就是在這種環境下形成的社會與文化呈單一化的組織。他們一直以石碑標明統治中心國王的動態,為此我們可以認為,不斷建立石碑的期間,就是古典期瑪雅文明的存續期。
瑪雅文明的古典期以公元600年為界,分為前期和後期。古典期前期是以提卡爾和華夏克頓為中心,在佩添低地(Peten)大肆發展的時代。古典期後期則是包括帕連克(Palenque)、耶朱地蘭(Yaxchilan)、柯巴(Kabah),以及柯班等周圍地區各自形成獨立的藝術形式,與提卡爾共存共榮的時代。
研究瑪雅文明的興衰時,必須以較廣闊的地區,包括墨西哥、瓜地馬拉為中心的中美洲在內為研究對象。提卡爾繁榮的古典期前期,也是墨西哥市北方提奧第華幹(Teotiwacan)大幅成長的時代。提奧第華幹在最盛時期擁有將近20萬人口,交易網遍及中美洲,因此對鄰近地區的影響很大,但此都市也於公元550年前後覆滅。瑪雅低地在534~593年間幾乎沒有建立石碑,大概是受到提奧第華幹滅亡的影響。
4世紀末到5世紀統治提卡爾的“鷹勾鼻王”和“風暴天空王”,都是提奧第華幹保持密切的關係。當時提卡爾大概是與中央高原大都市攜手控製瑪雅地區的交易活動,石碑建立中斷時期,就是交易結構重整的時期。因此考古學家認為,古典期後期是在周圍的新興勢力與提卡爾保持均衡的新秩序下發展的時代。
到了古典期後期,國王們的槽力大幅擴張,因此出現華麗的宮殿,就建造出作為國王祭殿的金字塔。但自公元800年前後起,周邊地區不再建立石碑,提卡爾從869年以後也沒有出現石碑,最後一座石碑是標示909年的托尼那遺跡第101號紀念碑;此後石碑從瑪雅消失,人口劇減,市街終於被放棄。
對於古典期瑪雅文明的崩潰有許多假說,例如農地隨人口增加而擴大,因而破壞森林導致土壤劣化,以及突發的旱災、地震所引起的熱炎環境變化。也有人主張,是因遺族階級過分膨脹,導致農民叛亂或外族入侵等社會原因。
事實上,我們有證據可以證明古典期後期的王族生活逐漸暑侈、階級差距加大的趨勢,發現的雕刻、浮雕上的戰鬥坽麵頻繁出現。曾幾何時,戰爭的目的在於獲得俘虜和貢品,國家間仍能維持共存的關係,但到了8世紀後半,卻變成殘酷的征服戰爭。
異族入侵的痕跡也很明顯。進入9世紀以後,由賽巴爾等烏斯馬辛他河(UsumacintaR.)流域的多數遺跡中,發現橙黃色的新型土器,風貌不像瑪雅人的人物也出現於紀念碑上。
提奧第華幹崩潰後,中美洲喪失重心,秩序大亂,引起各地民族移動的風潮。其中,墨西哥灣岸的浦東族除了開拓新的交易路線,以進入中央高原南部外,也到達瑪雅的核心地區。睢雅崩潰的導火線,可能是外來的壓力,但真正原因似乎源自瑪雅社會之中。
古典期前期的瑪雅,經提奧第華幹與各種不同的外來文化接觸,並積極吸收外來文化。但古典期後期的瑪雅社會固步自封,社會結構僵化,文化喪失活力,多數國王希望以擴張領土為手段打破僵局,但仍避免不了同室操戈。
瑪雅神柱
瑪雅文明初現時開啟了華麗的新局,後來卻因誤進死胡同而自取滅亡。
哥倫布在1492年中美洲發現新大陸,但當時的瑪雅已剩一群落。曾叱吒一時的瑪雅已今非惜比。然而這裏卻是一個偉大古文明的發源地,這裏曾有過輝煌的曆史及先進的科技,甚至遠超過現今所能理解的;有著迷一般的宗教,以至今仍然吸引著不少的人苦心研究。曾幾何時這裏有著身穿羽毛及翠玉為飾的祭司,觀察天象,舉行著各種民族儀式及祭典,使用比近代許多日曆更為準確的太陽曆。並成為最早發明“0”觀念的民族。瑪雅有著豐富的天文、地理及各種的智能,那到底這樣的一個文門是怎樣消失的呢?瑪雅文明以於公元七、八世紀時,繁榮達至頂峰。但卻在僅僅一個世紀,所有的神殿一一放棄,巨型的建築物亦無人問津;漸漸地成為廢墟。這文明到底是怎樣興起又是怎樣的沒落?公元前1150年,正是奧美加文化的繁盛時期,但在其式微後,中美洲的各文明漸漸繼承,其中包括瑪雅。公元前600瑪雅漸於熱帶密林中發展起來。當時並沒有出現大型的建設。但在300年後,不但出現了祭壇,而且出現了以玉翠和貝殼當貨幣的交易,陪葬品也出現了代表階級的差異。這表示那時的瑪雅已有社會階級之分。有些學者認為這幺巨大的神殿不可能突然於密林中出現,可能是來自中南半島的文明,越過太平洋傳中美洲;才使瑪雅文明的出現。瑪雅有著先進天文及數學知識是其它文明無法相比的。瑪雅稱年為“哈普”,一年有十八個月,每個月有二十天,每年另加五天。三百六十天為一“吞”,七千二百天即二十吞,為“卡吞”;二十卡吞即十四萬四千天,為一“邦吞”。最大的單位是“亞勞吞”,共六千三百多萬天,即二百三十億四千天萬天。如此複雜的曆法,又有那個文明能能相比?瑪雅除了是世上最先發明“0”的概念外,其數學的知識亦準確得令人咋舌。單以金星曆來計算,瑪雅人定金星曆為每年五百八十四天,而現今的天文學家的計算為五百八十三點九二天,誤差為每月六分鍾,在當時並沒有精密的儀器時,他們到底是怎樣準確地計算出金星曆?這是多幺的不可思議!瑪雅殘暴的祭祀瑪雅的祭祀是充滿著血腥的,最常舉行的儀式是“流血”。這種儀式必須手持盛者由舌頭、耳朵、手腕、陰莖、鼻子和腳掌取得血液,再獻給神祇。取血的方法都是利用尖的魚骨或黑曜石刃,在人體挖個血洞中取血。取血後會在血洞中塞進一叢草或一條繩,目的不是為了醫治而是想止血。另外,開胸破肚、斬首等各種儀式也在瑪雅人所留下來的文明清楚地表現出來。舉行活人祭神的儀式時,準備用來祭神的活人會躺在藍色的石台上,由四個人抓著,祭司會用刀刃在乳頭下方刺進,再挖出心髒,活祭品來不及發出任何聲音之前,已一命嗚呼。而且瑪雅人相信水池或井底是雨神的家,所以約活人掉丟入,祈求降雨。瑪雅文明的消失瑪雅曾經有著如此繁榮的曆史,到底是何原因以致其沒落?瑪雅文明的消失,有很多不同的說法;大多數的學者相信這是因為遇到地震及颶風等天災侵襲,加上人口爆炸、糧食不足,農民暴動和異族入侵等原因而衰亡。但目前尚未有一個肯定的答案。
三、瑪雅文明的發展
瑪雅文明的發展
瑪雅人居住的領域包括中美洲的心髒地帶,橫跨瓜地馬拉(Guatemala)、貝利斯、墨西哥(Mexico)、洪都拉斯Honduras)和薩爾瓦多(ElSalvador)部份地區,分別以三個互相隔離的區域為中心──齊阿巴斯和瓜地馬拉高原的南部高地、太平洋潮濕的沿海平原與薩爾瓦多西部、墨西哥灣伸展到貝利斯一帶及洪都拉斯的熱帶森林區。
主要人口則集中在今天瓜地馬拉的佩登省(Peten)和北猶加敦(Yucatan)矮叢密布的低窪地區。
瑪雅文明自紀元前三世紀左右急速成長,至八世紀達到文明的顛峰,但隨即迅速衰退,到了十世紀以後便無聲無息的消失了。目前仍有部分的瑪雅人後裔散居在中美洲地區。
哥倫布在一四九二年遠渡重洋,發現新大陸時,中美洲隻剩一群落後的民族,曾叱吒一時,輝煌燦爛的瑪雅帝國早已不知所終。一五零二年哥倫布在他的第四次航海中,就曾碰到乘坐獨木舟彬彬有禮的瑪雅商人。
一五一九年,西班牙人入侵中南美,殺了阿斯地加國王蒙地斯曼。他們的目的是黃金和香料,然而他們看到一個巨大石頭所造的都市。這座設計儼然的巨大都市,比他們所知的西班牙某個城市或是希臘、羅馬等遺跡更壯大、雄偉。更進一步地,從洪都拉斯和瓜地馬拉的密林中,發現阿斯地加王國的石造都市,這是瑪雅族的文化。瑪雅從前曾被認為有馬德烈文明之稱的愛爾美加人存在。總之,從中美的墨西哥和猶他敦半島的巨石文明,可看到愛爾美加─瑪雅─阿斯地加的文化發展的脈絡。
瑪雅文明之發現
來自西班牙的蘭達修士於一五六六年,見到叢林中如高塔般威風凜凜的神殿時,簡直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徘徊流連數月之後,他作了如下的筆記:“都是用雕鑿得十分精細的石塊砌成的,盡管當地沒有任何金屬器具可用。”
而這些瑪雅文明重新為歐美所認識,是在邁入十九世紀後。一八二二年英國人陸績著手研究瑪雅文化,並推論說,瑪雅文明是由舊約聖經中的“失落的十部族”的後裔所建造的。
在瓜地馬拉東部有一大片廣大的熱帶叢林。一八四九年,有兩名白人來到此地,一個是美國人約翰·史蒂芬生,另一個則是英國畫家佛萊迪力克·嘉烏德。
但在兩位白人探險家前來此地之前,瑪雅的超古代文明遺跡早已封閉了。當時中美洲正發生巨大叛亂,所以兩人一開始探險就被捕,數日後兩人才被釋放繼續探險。
二人雇了當地的向導,經過幾天後終於發現一高約三十公尺的石壁綻放出耀眼的光芒。渡河之後兩人看到了比想象中更為壯麗的遺跡。巨大的雕刻、石柱、祭壇,表麵都刻有人物、動物及象形文字。另外,還有一巨大金字塔型的建築物聳立於林木之間。其次在東側也有一高大的神殿,刻著二千五百個“神聖文字”及各種奇異又美麗的雕刻。
史蒂芬生二人的探險工作持續了數年,新的遺跡不斷被發現,而此文明遺跡之謎,也變得愈來愈難解了。
史蒂芬生對瑪雅遺跡中最美的帕連卡遺跡作了描述:“這兒有卓越的人們所擁有的精致文化遺跡,但這些人在建造了黃金時代後,隨著民族的興亡完全被消滅了。”
瑪雅文明以瓜地馬拉和巴裏約為發展中心,幾乎波及整個中美洲,而最繁華的地方是瓜地馬拉南部平原的貝登。這個文明於公元七、八世紀時,繁榮到了極點,僅僅隔了一個世紀,突然的,神殿被放棄,許多巨型建築乏人保護,紛紛淪為斷垣殘壁的廢墟,各地的祭祀中心也完全停止活動。
叢林中的神殿
瑪雅人為何在密林中建聖都呢?以瑪雅文化所展開的地區極為寬廣,麵積約為三十萬平方公裏。在此區域全是熱帶雨林,由於濕熱潮濕,幾乎成了流行病最盛行的地方,而且到處充滿了可怕的野獸。一般文化的發展皆選擇河岸邊的肥沃土壤,而瑪雅文化則是在如地獄般的環境中建造出光明都市。
第一則謎是為何瑪雅族要隱藏起自己,並在黑暗之地建造壯麗的石造都市群呢?
舊約聖經中所言的“失落的十部族”後裔之說,在此似乎頗具說服力,因此部落就是要隱藏自己,但此種說法並不為科學派的學者所認同。
又建造巨大都市的技術何來呢?在瑪雅中最古老的都市是迪卡魯,其麵積為十六平方公裏,此地有許多宮殿、神殿與僧院等石造建築群。在迪卡魯遺跡中所挖出的“時間石碑”上,刻有最古老的日期二九二年和最新的日期八七九年。可想而知,這期間的六百年應是迪卡魯文明的最盛期。
當瑪雅文明發展到巔峰期時,瑪雅區的藝術已經發展出一致的格式來。這時的人口也增加很多,以提卡爾來說,便多了二倍以上。隨著人口的增加,神殿和宮殿等大型建築也如雨後春筍般四處冒起。提卡爾出土的神殿基壇,一半以上的下方都是墓室,因而學者認為神殿基壇是為紀念死者而建造的。死者多半是皇族或貴族,平民沒有權力,也沒有能力為自己營造如此宏偉的墓室。
大神殿都市是瑪雅人神聖宗教之地,同時它們還擁有宇宙大學的機能。都市相互間;是在完全計算下調和地存在。各都市絕不是因一時興起而建,而是在計畫其目的與機能下建成的。例如吉強·伊劄在地理上,即為觀測天文的最佳場所。
吉強·伊劄,也能具體地看出瑪雅神殿都市的實際機能。例如古古魯汗金字塔的主要寺院,從四時半至一八時半止,可以觀測太陽,特別是三月廿一日及九九月廿三日的春分秋分,同時也可紀錄其軌道情形。這兩天,(或者前後二到三日)金字塔上出現了不可思議的光和影所構成的圖形。
瑪雅的金字塔
夕暮的太陽光線照在九段的金字塔上,出現了七個等腰三角形的光帶,光帶的一端,正好通到金字塔土台上巨蛇的頭部。瞬間產生的等腰三角形,屬偶然之說,已遭否定,光與影已證明是數學上的計算及設計而得。
每年顴光客從世界各地湧集至此,隻為了一睹奇跡。這天,居民們認為“古古魯汗由天而降”,手撫蛇首,並授予聚集此處的神秘能源作恩惠吧!
金字塔
瑪雅金字塔與埃及金字塔並不完全一樣。埃及金字塔幾乎是方基尖頂的方錐形;而瑪雅金字塔的每個側麵不是三角形,而是梯形,它的下部為階梯,上麵是平台,平台上通常還建有廟宇。埃及金字塔的形狀幾乎都一樣;瑪雅人卻把他們的金字塔建成各種風貌的變體,有的甚至有六十度左右的陡斜坡度,從塔腳下向上望去,塔身高聳入雲,十分威嚴神聖;這給金字塔下的觀眾有通天的感覺。瑪雅金字塔的數量驚人,大致分為四種類型:一是平頂金字塔,上建廟宇,最為常見。二為尖頂金字塔,僅見於蒂卡爾城。三是壁籠式金字塔,塔身雕鑿了三五六個方形壁籠,恰好代表每一天。四為陵墓型金字塔,目前隻發現過一次。金字塔的另一功能是供祭司們觀察天象。在沒有望遠鏡的情況下,要達到準確的觀察,就必須站在一個極高的位置,從而越過茂密的叢林,將視線投射到遙遠的地平線上。瑪雅祭司對天氣、農時的準確預報,依靠的就是他們長年累月不間斷的觀察和記錄。
至於這個金字塔如何依天文學目的而建,可由下列數字看出:金字塔四麵各有五二個四角浮雕,表示瑪雅的一世紀五二年(三六五天的太陽曆和二六0天的瑪雅獨有的卓金曆,再次回到始點的期間)。
十三個角代表一年十三個月(卓金曆二0天十三個月=二六0天),又九一階布於四麵,九一四=三六四,加上最上一階共計三六五天,表示太陽曆的一年。
金字塔內部和埃及金字塔的內部相同,設有信道反房間,那裏是精通深奧教義的祭司們受教之地。形成光帶的階梯的右緊鄰,有通往內部寺院的小內部階梯。寺院和外部寺院同樣有九段,象征完全的人間(三三)。階梯的頂端,有七十二個鑲翡翠的紅色美洲虎石像通往房間,這裏表示秘教教義的一個階段。第二階段,可由秘密通路(觀光客還不能進入)通往第二房間。在第二房間,可以看到有關內分泌腺機能及通過內分泌腺生體能源流動的生理解剖圖。再往上,即可到達金字塔的頂端出口,吉強·伊劄的景色,馬上展現在眼前。為了和宇宙睿智互相感應而建的莊嚴建築物,也好像唾手可得一般分布在眼前。
戰士的神殿、球技場也是修業之地
吉強·伊劄東側,稱為千條柱的建築物群中,其中最顯目的是戰士神殿(原為騎士神殿)建築物。這個較低的金字塔,在階梯頂端的兩側有旗手之像,中央深處是祭壇,支撐祭壇的則是阿特蘭登歐爾(力鼎蒼天者)之像。
神殿外側的壁上,有戰士頭部鑲入蛇口的雕刻。其下是通往金字塔內部的秘道,秘道和許多秘密儀式的房間相連接。房間的柱子上,有裝飾著羽毛、護耳、首飾並以數量區別秘教階段的祭司浮雕。這些房間都非常美觀,好像充滿另一個世界的氣氛。
“戰士神殿”正麵是有名的球技場。這裏的球技,是儀式性的,和數學、天文學等教育目的有關。參加者使用一種橡皮球,不用手,而以臀部及腿部進行。
用臀部及腿部運球,意味著必須十分注意生殖器及性器的部分,也表示操作到達無限智能的能源的方法。球必須畫出和天空的星座平行的軌道,最後通過高掛在牆壁中央的石輪(◎=∞,無限之意)而結束。
球技場是一種由獨特的兩個T所合成的形狀(工),站在中央,可以聽到球撞擊時的回音共十七次。壁約兩側,有宗教的浮雕,其中央位置有一戰士被象征性地切首,被切下來的頭部出現七條蛇,最後一條則代表永遠生命之木。浮雕的下部份。有象征死亡的頭蓋骨,即不斷地出現在祭壇或雕刻中關於武的意念是自然現象,而且和肉體的死亡沒有任何關係,顯示出瑪雅秘教教義中,向內性的秘教之死。
通過這階段的教育及試練後市精通奧義的人,便移往吉強·伊劄以南的地區,即呈圓螺旋狀稱為蝸牛的天文觀測所所在位置,繼續接受教育。
觀測所位於平坦的台座上,可由四個入口處計算測定夏至、冬至的太陽軌道,以及月球由北往南傾斜的情形。上麵的觀測室,一般認為有八個窗口,從這些窗口,可以觀測衛星,以及衛星與衛星間的關聯,以及無限的宇宙情形。
神秘的發展過程
這個文明是如何興起的?為何在繁盛期突然滅亡呢?紀元前一一五零年,正是奧美加文化以聖羅倫索為中心的繁盛期,其中包括了瑪雅文明。紀元前五百年左右,由恰巴斯至瓜地馬拉熱帶叢林中開墾,建立了壯大的都市,成立了瑪雅文化。
早在奧美加時代,瑪雅地區已出現許多新興市鎮,同時出現使用陶器和過著農耕生活的型態。不過,當時瑪雅低地平原—帶,即後來瑪雅文明的巔峰地帶,卻一直到公元前一零零年才出現陶工。所以在此之前的陶器,可能是從奧美加人手上傳遞過來的。
公元前六零零年,有“瑪雅之珠”的提卡爾開始自熱帶密林中發展起來,當時還沒有出現造型繁複的裝飾和公共建築。三零零年以後,這顆珍珠散發出璀璨的光芒,不但出現了代表文明的祭壇,而且以翠玉和貝殼當貨幣從事交易,陪葬品也出現代表階級高低的差異,這都證實了提卡爾已經出現社會組織的型態。
有些學者認為瑪雅複雜而規模龐大的神殿,不可能突然在熱帶叢林中冒出,很可能是來自中南半島的古文明,越過太平洋傳至中美洲,才使瑪雅的神殿文化出現。
有學者認為崇拜蛇形神的習俗源自四千年前的中國商朝,商朝銅器祭皿上的浮雕紋和瑪雅人蛇形神的麵具十分類似。有些人便借題發揮,說遠在舊石器時代末期,人類可以跨越白令地峽由西伯利亞到美洲去,瑪雅人的祖先就是在這個時候由中國過去的,後來地峽消失,他們回不了中國,隻好在美洲落地生根,並且建立足可與中國文明相提並論的瑪雅文明。這種說法純屬臆測之辭,瑪雅人的由來將與印第安人的由來一樣,成為世紀之謎。
其實瑪雅文明也是從原始農村,逐漸進步的高度文明,大神殿的出現正承繼了奧美加、迪奧提華康的建築遺產,實在是理所當然之事,與中南半島的古文明完全無關。瑪雅文化式微之後的奧美加遺產由中美各地的文明繼承。
1.瑪雅文明-曆史篇(迷霧千年的秘密)
多年來,瑪雅文明的興起與衰落是學者百思不得其解!在中美洲廣闊平坦而貧瘠幹旱的環境中,瑪雅文明從公元前2000年前開始發展,直到公元後200~300年後進入文明的黃金時期,一直到公元前第10世紀時,突然崩潰消失,留下數以萬計的文化和文物遺址,諸如:金字塔、建築物、文字、天文曆法、算數、藝術、宗教祭禮、農業係統、城市、政經組織等,足以和人類曆史上的任何偉大文明相抗衡比美。
大多數的考古學者皆同意遠在冰河時期,一群來自亞洲大陸人類跨過了當時尚在海麵上的西伯利亞白令海峽陸橋,到達了美洲大陸,他們是美洲大陸第一批移民如今也是中美洲的原住民學術界直到19世紀才意識到瑪雅文明的重要性,開始致力於瑪雅學的研究,但是由於在距今約3.400年前西班牙人的入侵(殖民)中美洲,使瑪雅文明下的大量手卷與圖畫付之一炬。
其中最有名的破壞者為天主教徒蘭達(FriarDiegodeLanda)他在公元1562年下令將瑪雅經書27卷、瑪雅雕像5000尊全部一火燒光,在他那本著名的書『BeforeandtheConquest』中者描述著:“這些瑪雅人也用文字在書中紀錄他們的曆史與科學,我們也找到大量的這類經書,不過這些書除了迷信與魔鬼的荒誕外別無他物,因此我們將之全部燒毀;這些瑪雅人顯露出極大的悲傷,整件事帶給他們極大的痛苦。”就這樣,古瑪雅人千年來所累積的智能結晶在一把火之間全毀了!令人發指的是,他還將瑪雅祭司全部抓來,活活的燒死,不僅將紀錄這瑪雅文明成果的經書消失於世,連先後繼承瑪雅文明智能的關鍵人物也被斬除,使得瑪雅文明遠得以流傳後世的一線生機就這幺的斷送在達蘭的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