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六章 瑪雅的曆法(3 / 3)

二、曆法與金字塔

瑪雅人的曆法,是世界上最正確的一個,在前麵已經提過;而金星公式同樣也是最正確的,今天也已經證明。在依查(ChichenItza)梯卡(Tikal)柯本(Copan)白冷格(Palenque)等地的大廈,都是依照瑪雅人曆法建的。瑪雅人建金字塔不是為了需要,建廟宇也不是為了需要,而是因為曆法上指示,每隔52年要建造一座有一定數日階梯的大廈,每一石塊都與曆法有關,每一座完成的建,都需符合天文上一定的要求。

但是,於公元六百年,發生了一件叫人難以置信的事情。突然而且缺乏明顯的理由,整個民族就毅然決然地雖開了他們辛苦建的城池,也舍棄了富麗堂皇的廟宇,莊嚴巍峨的金字塔,整齊排列雕像的廣場和寬闊的運動場。任枯草蔓藤侵入住宅和市街,傾頹廣廈巨宅,使那裏變成了廢園殘景,居民們從此一去不回。

不妨假設,像這種舉國大移民的事情,發生在古代的埃及。數世代來,人民依照曆法上所規定的期日,按部就班地建造廟宇、金字塔、城堡、水槽和街道,用簡陋原始的工具,辛勤地將頑石刻成莊嚴巨大的雕像,裝置在豪華的大廈中,當這種能垂至千古的工作完成了,他們就背鄉離井,遠途至荒涼的北方。這種舉動,雖然與我們所熟悉的曆史事件之發展途徑相吻合;但畢竟是可笑而不可思議的。這種舉動越是不可理喻,卻越是聚訟紛紜,各執一詞。第一種說法是,瑪雅人被入侵的外族驅趕出境。但是瑪雅人正當其文明和文化達於高峰狀態,是誰征服了瑪雅人呢?何況根本沒有找到一點有關軍事衝突的痕跡。大徙移是由於氣候突然轉變的說法是值得考慮的。但是也沒有任何跡象可以支持這種說法的證據,而且瑪雅人自舊王國遷到新王國之間的距離,僅僅是220哩之遠而已,這個距離不適合躲避氣候上的劇烈變化。流行性疾病的蔓延促使瑪雅人遷徙的說法也得到了嚴重的考驗。撇開事實不談,這種說法,就跟其它的許多種說法一樣,找不出任何一絲一毫的證據。那麼這裏是不是發生了代溝之間的衝突呢?是不是年青的一代起來反抗年長的一代呢?是發生了內亂還是革命呢?如果我們采信任何其中的一個可能性,那麼隻是失敗的一部份人士潰逃四散,而勝利的一部份應該仍是安居老巢不動,乃是不爭的事實。從這些遺址上的考證結果,找不出有任何一個瑪雅人留下來的證據。整個民族突然間遷走,任他們心中的聖地赤裸裸地留在叢林中。

在很早以前的某一個時候,瑪雅族的祖先們,曾受到“神”的訪問(這些神,我猜想就是太空遊客)。有許多事實可用來支持這個假設,美洲文化民族的祖先也許從古代的東方遷徙來的。但是在瑪雅人的世界內,關於天文、算學及曆法,都有嚴格維護的神聖傳說。因為神曾許下諾言,有一天要回來,教士們就盡責地保護這些傳說上的知識。他們創設了一種神聖的新宗教,即庫庫甘教(kukulkan)也稱飛蛇教(Feathered Serpent)。

依照教士的傳說,有一天,當這些廣大的建,依照曆法上周期的規則建完成,神們就會從大上回到人間。所以人們就忙碌地依照這個神聖的使命建造廟宇和金字塔,因為預想完成的那一年,也就是狂歡的一年。那時飛蛇教的庫庫甘神自星上下凡來,占有這些建,從此就活在人類的中間。

工程完成了,神們回來的年頭也近了,但什麼異動也沒有發生,整個民族歌頌、祈禱,等待了一年。奴隸、珠寶、玉米和油脂毫不惋惜地奉獻出來,卻也徒勞無功。但是蒼天默默,沒有任何一點暗示,沒有飛車出現,他們聽不到一點隆隆的車聲,或沉悶的雷聲。沒有!絕對沒有發生任何事故。

人們對這一假設,稍作思索,教士及百姓的驚慌失措,是可以想象得到的。幾世紀來的辛勤工作,全部成了泡影。疑竇叢生,是曆法的計算上有錯誤嗎?神們到了別處去了嗎?是他們犯了不可饒恕的過失嗎?

瑪雅人神的那一年,是公元前3111年,曆法在那一年開始。從瑪雅人的著述中可找到許多證據。如果承認這是一個準確的日期,那麼其與埃及文化的開始之間,隻有幾百年的差距,因為這個非常正確的曆法,一而再地被提到,所以這個傳說的時代看來是相當真實的。如果真是這樣,使我起疑的就不隻是曆法和舉國的大遷徙的事情了。因為有相當份量的新發現也開始令人懷疑。

公元1935年,很可能是代表庫庫馬茲神(kukumatz)(康卡坦的庫庫甘教)的石雕像在白冷格(舊王國所在地)發現。那種真誠肅默的表情,會使一個即使是最頑固的懷疑派人物停止懷疑,而思潮泉湧。

上麵坐著一個人,上身前傾,姿勢像參加競賽中的摩托騎士。今天任何一個小孩都會認出,他騎的車子就像一管火箭,前端尖尖地突出,隨後有像排氣管般的凹痕,向外作鼓形膨脹,尾部放射出火光。身體前彎的騎士把持著一些不太明顯的控製鈕,左腳好像踩著踏板一類的東西。他的穿戴是:短褲,腰係寬皮帶,短上衣靠脖子的部位開成現在日本人很流行的開叉,手臂腿部都緊緊地綁裹著。就我們對類似圖片的知識而論,如果複雜的頭部裝備遺失了,我們會覺得很訝異的。頂部通常是刻痕,管子及類似天線一樣的東西。我們的太空遊客——他明顯地象征某一類人——不僅是緊張地上身前傾,而且聚精會神地注視著在他麵前的儀器上。航天員的座位與車子的後部用柱子隔開,在那裏很整齊地裝置著箱子、線圈、尖尖的和螺旋形的東西,都能一目了然地看得清清楚楚。

這座石雕像告訴我們些什麼呢?沒有?任何人將每一件事情與太空旅行聯係在一起是愚蠢想法嗎?

如果這座白冷格的石雕像,從一連串證明中棄置不用,一定令人懷疑,學者們所從事調查的傑出發現的完整性是什麼?但是,當一個人分析實在目的物時,那人畢竟不是在捕風捉影而已。

繼續談談至今尚未回答的一連串問題吧:瑪雅人將這些古老的城市建在叢林中,為什麼不在河上或海邊呢?就以梯卡城為例吧,其位置筆直地亞洪都拉斯灣109哩,距堪倍基灣161哩,距太平洋236哩。事實上,從瑪雅人用珊瑚、及貝甲殼類製品的豐富上看,他們對海洋是很熟悉的。那麼為什麼要遁入叢林中呢?當他們可以定居到水邊時,為什麼要去建造蓄水池呢?單就梯卡一城,就有13座蓄水池,貯水量可達214504立方碼。他們為什麼生活、營建和工作在這裏,而不是其它更合理的地方呢?

追蹤他們遺留下來的足跡,這個失蹤的瑪雅族在北方建立了一個新王國。又根據曆法上預定的日期,再度建起城池、廟宇和金字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