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揣摩皇上的意思,最後那一聲可不像是真的不滿,那就是不想他們出錢了。
秦王的話看似嘲諷卻穩穩地猜到了陛下的心思,他看似隨口提出的奏議也立刻被采納了……
再想想他們今日一前一後地到,許多人便恍然大悟了,秦王所作所為都是陛下授意的吧?
宣和可不知道他在別人眼裏就是跟謝淳唱雙簧,表麵上是他不服管教私下裏其實君臣相得兄友弟恭。
朱公公說了退朝,眾人就行禮送走皇上,宣和明明站在最前頭,卻光明正大地劃水,謝淳看過來時他們的視線有一瞬間的交錯,又各自轉開。
幾乎是謝淳一走宣和就打著嗬欠往外走,困死了。
沒走多遠就被李公公攔下來了:“殿下,皇上叫奴才來傳話,養心殿備了您愛吃的小食,西暖閣也收拾好了,殿下可以過去休息。”
禦門聽政的門是乾清宮的門,這裏到養心殿可比到東宮近得多了,宣和算了算路上花費的時間,果斷地跟他走了。
宣和到養心殿時卻發現謝淳沒在正殿,李公公引著他往西暖閣走,裏頭謝淳已經換好衣裳了。
宣和看看床,看看層層疊疊一看就很遮光的帷幔,再看看穿著明黃色中衣的男人。
什麼意思?
回籠覺還要一起睡的嗎?
第77章
宣和睡醒謝淳已經不在了,宣和依稀能聽見正殿那頭說話的聲音,大約是在召人議事。
養心殿伺候的全是太監,李公公沒在正殿呆著倒進來服侍宣和換衣裳了,他身後的小太監端著水盆為宣和淨手淨麵。
宣和被人服侍慣了,被秉筆太監伺候著更衣也沒覺得哪裏不對,倒是發現了另外一個題:“這裏一個宮女都沒有?”
李公公自然知道陛下同秦王的關係,一時間也分不清秦王是要婢女來伺候還是在試探什麼。
但他知道怎麼回答不出錯:“先帝在時,能進養心殿的女子便隻有皇後娘娘。”
宣和果然不說話了,李公公鬆了口氣。
宣和補足了覺準備去皇後宮中坐坐,他出去時一點也沒避著人,受召來見皇帝的人便看到秦王殿下從西暖閣出來了,愈發肯定了先前的猜測。
果然是兄弟情深。
既然這樣,那在朝上表麵不和也一定是唱雙簧的,看來即便龍椅換了人坐,秦王還是穩穩的風向標。
按理說謝淳登基之後皇後便是太後,不該再居於坤寧宮,但因為冊封的聖旨遲遲未下,她的身份在旁人看來便有些尷尬。
她不搬出坤寧宮在許多人眼裏也成了新君與太後不和的表現。
宣和卻知道不是那麼回事,寧壽宮裏頭還住著一位腦子不大清醒的老太太,謝淳後院無人,倒是不急,不如在先帝妃嬪遷入寧壽宮之前先安置好這位老太太。
如今謝淳已經做出決定,將養心殿修繕作為寢宮,屆時先帝後妃決不能再居於後宮,畢竟輩分上他們是母子。
就像宣和不會住東宮,後宮之中也決不能住皇帝妃嬪以外的人。
太皇太後,大概是要送到居南山行宮了。
今天又是陰雨連綿,即便撐著傘,宣和走到坤寧宮時身上也沾了些水汽。
宣和行至宮門,正瞧著一位宮妃離去,宣和對後宮裏的娘娘們其實了解也不多,隻知道那是位貴人,將來大約能封個太嬪。
她怎麼會來這?
他心中存著疑惑進入室內,見桌上還放著些紅豔豔的櫻桃,今年多雨,這雨一下櫻桃就毀了許多,民間價格已經不知翻了幾番,更何況桌上的櫻桃品質還十分不俗,是貢品無疑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