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4節(1 / 3)

回了。”謝蘭生笑,“這就回了。”

這一天,跟電影節的負責人談,跟電影局的副局長談,跟電影學院的大領導談,跟電影發的教授談,謝蘭生竟不覺得累。

挺莫名地,他想起《基督山伯爵》最後一段最後一句來了:

【人類的一切智慧包含在四個字裏:‘等待’與‘希望’。”】

作者有話要說:  最後再說說電影審查可能有的發展方向,比較枯燥,但也是這篇文章最最常見的議題……

[注]:2017年,《電影產業促進法》終於出來了……這比以前法治些了,可是依然亂七八糟……裏麵隻有兩三條在法律上算具體規定,orz。

不過,雖然說‘等待’與‘希望’,從2003年到現在,17年了,似乎尺度沒有變化……如果不是更嚴的話……

資本方麵哪天再補吧。

第135章 完結(下)

2月22號晚上8點, 謝蘭生的新作《一天》在XYZ酒店舉辦首映。它是藝聯專線電影, 會在藝聯專線發行。

《一天》首映簽名環節與眾不同。它並沒請大量明星走上台子簽名助陣, 而隻請了電影主創、電影主演簽字合影。每個人把自己名字寫在一塊方形拚圖上,再按在巨大的背板上。等所有人拚好拚圖,《一天》那極具設計感的橫幅海報的全貌才被展現出來, 又暖又美。

首映先放電影《一天》。

現場燈光漸漸滅下,一個女人的畫外音輕輕柔柔地響起來:“如果,您的大腦出現病症, 永遠地失去記憶, 您隻能想起過去的某一天,唯一一天, 您會選擇哪一天呢?那天發生什麼事了?””

接著,足足過了半分鍾後, 大屏幕才開始放映。

第一個故事是《攜手》,第二個故事是《生產》。

大屏幕上, 女人微微地笑著說:“我的女兒平平庸庸,成績下遊,甚至在末尾, 跟她班裏那些耀眼的小天才不能比, 我有的時候有些失望,又有的時候有些憤怒。但是,我想記住,不想忘了……我是冒著死亡風險才生下了這個女兒的,我想記住我多愛她。”

影廳開始有啜泣聲, 一絲一絲,嗚嗚咽咽。

第三個故事是《跳舞》,第四個故事是《征戰》。

解說員在八角鐵籠的正中間大聲高喊“Perfect”,而UFC第一人在他腳邊如死狗般不省人事,最後,渾身肌肉的運動員在鏡頭前泣不成聲,說:“我想記著那些橫幅,記著‘中國武術的尊嚴’‘中國武術的脊梁’,也記著那一記KO,那次送醫。”“我要自己拚死努力,為將來有朝一日,我能成為台上那個被寄予厚望的自己。”

到這,整個影廳到處都是在吸鼻子的聲音了。

幸好,在進場時首映觀眾全領取了首映禮物,其中就有一包紙巾。

放映繼續。

第五個故事是《分道》,第六個故事是《別離》。

演員躺在病床上哭,說:““珍珍,真的,別太難過。媽媽永遠愛珍珍,珍珍永遠愛媽媽,媽媽、珍珍之間的愛不會因為生命有盡頭而消失掉一分一毫。”

在情緒的感染下,所有觀眾都在痛哭。

最後一個故事是《飲冰》。

高高瘦瘦的警察說:““我想記住那一天,我想記住兩麵錦旗,‘金色盾牌’‘為民除害’。”“我想說,因為那些場景,我舍不得這身藍色,舍不得這個身份,我想記住那一天,督促自己,告訴自己:我,十年飲冰,熱血還未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