漂亮色號恢複被毀得一塌糊塗的心情。

這一石激起的千層浪花也波及到了童溪身上。

她跟穆逸舟共同好友眾多,當年社團裏的一眾老友都算,原以為兩人分手後,會各自銷聲匿跡、相忘江湖,誰知竟還有看到牽手的一天?女生們不敢去打趣穆逸舟,紛紛跑來問童溪的怎麼回事,就連巫文靜都不例外。

“你倆幹嘛呢。”

“大假期的秀恩愛撒狗糧,喪心病狂。”

“穆逸舟表白了?你倆在一起了?”

連著三條消息,一貫的轟炸風格。

童溪莞爾,趁著休息的間隙回複她,“他還沒追到手呢。”

“嘖,還需要追?”

“怎麼不要?想回味下被穆逸舟追是什麼滋味。”

巫文靜被他倆打敗,“你倆這情趣,在下認輸。”

調侃歸調侃,於童溪而言,之前的種種足以消弭積年的隔閡,穆逸舟哪天表白,甚至不表白,她都能接受。分手後最無望的那段日子,她都在懷念跟穆逸舟規劃過的未來,走出陰影後獨立生活的這兩年,示好的人其實不少,她卻從沒想過選擇別人。

共度餘生這種事,她想過的隻有穆逸舟。

若那個人不是他,寧願獨自生活,養花種草,寫小說看非遺,不會太孤獨。

而她和穆逸舟,就像散漫的自駕遊,無需刻意,順其自然就好了。

這趟遊玩在沸騰的八卦和關懷中結束,最後兩天童溪順道去出趟短差,穆逸舟帶著王子鶴和竇萌回A市。公司的大boss韓懷公很有人性,放了全額的假期,公司裏也沒什麼需要急著處理的工作。

穆逸舟還有兩天的空閑,決定籌劃下別的事。

-

童溪這趟差出得很順利,是關於非遺扶貧的。

傳統的手工藝很多都流傳在古老的村落小鎮,其中的許多地方發展落後,在經濟飛速前行的浪潮中,守著老舊的手藝無所適從。但他們的手藝,譬如刺繡、銀器、彩塑、織錦等,其實都蘊藏價值。

而非遺扶貧、工藝振興,解決的就是這問題。

童溪最近策劃的專題便是聚焦於此。

建立扶貧就業工作坊,成立大師工作室,開展培訓傳承手藝,開發產品和品牌,再借助互聯網的平台推廣,為文化旅遊景區和一些文博場館、文化公司提供產品,老舊的手藝終能煥發新的活力。

事實上,這種做法也卓有成效。

手藝得以傳承,就業問題得以解決,良好的產品創意和銷售推廣下,貧困問題亦得以解決。

童溪覺得這樣挺好的。

她采訪時還遇見了一位師姐,比她早幾屆畢業的碩士,早年實習經曆很牛,畢業後進了一家很有名的日銷公司做品牌開發,拿著可觀的年薪,也很有投資眼光,迅速向財務自由的中產進發。

去年底,師姐卻辭了光鮮高薪的名企工作,開始為貧困地區的文創品牌開發而奔走。

聊天的時候,師姐想得也很清楚。

“讀書的時候學過很多專業知識,參加工作後也遊刃有餘。我們都擠破頭往名企鑽,為的是財務獨立。然後我做到了,衣食無憂,卻沒有以前那種成就感。後來跟朋友旅遊,才發現在這些地方,他們連最基本的營銷理論都不懂。明明產品很好,卻沒法轉化成收益,特別可惜。”

“所以你親自操刀?”童溪笑問。

“總得有人做這種事嘛。”師姐的笑容裏,仍是從前雷厲風行的女強人的風采,“幫他們做品牌脫貧,成就感很大的。以前借著名企的平台,創下幾千萬的銷售額都覺得沮喪,現在幫他們拿個幾十萬的訂單都能高興好幾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