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家大族雖然也培養女兒,可大部分都是用來聯姻擴大自己的影響,現在女兒家竟然也能入朝為官了,數千年的老規矩一朝要改,這些老頑固們如何能接受的了呢?
到了最後,雙方都沒脾氣了,都是寸步不讓,李重潤脾氣也發了,罵人也罵了,苦口婆心地也說教了,可是呢,還是沒法讓這些老頑固們同意。
這就沒法好好兒玩耍了!
沒了法子之後,李重潤便在蓮花台設了擂台,兩位入翰林院學習的女性守擂,如果她們能通過十場的各方考核之後,不僅可以入翰林,日後為官各方也不得阻礙。
這種情形在大唐並不新鮮,大家反而當做是個樂子來看了,壽安公主想著自己從小兒就跟著太子哥哥一起學習,現在自然是不能墮了皇家威風,一定要給皇父爭口氣,當然,也要為天下的女子們爭口氣。
還好兩位身後的大腿比較粗,她們初生牛犢不怕虎,神采飛揚的模樣使的她們成為了女性們崇拜的對象。
最後盡管是慘勝,不過各方大儒不要臉地都摻和了進來,還是沒有壓製住兩個小女娃,真是將男人的臉麵給丟盡了。
不過勝利了就好,壽安公主雙眸閃亮,激動的不能自已,李重潤看著自家閨女萬丈光芒的模樣,一顆愛女之心得到了最大的滿足。
至於太子李聰麼,雖然心中生了極大的危機感,不過在這一刻,也算是兄妹情深,父子倆一起為壽安公主拍起了巴掌。
壽安公主在翰林院學習三年之後,去了禮部,因為她母妃為鴻臚寺,所以語言方麵特別有天賦,也為了安撫朝臣們,所以她入了鴻臚寺,去處理外事。
這場女性科舉之爭總算是迎來了結局。
這之後,陸陸續續地便有了女性入朝為官的情形出現,不過大部分都是在閑散職位上。
盡管是屈才之舉,不過李重潤覺得自己已經算是滿足了,他算是完成了皇父的遺憾,至於其他的,還需要子孫後世的繼續努力。
李重潤薨世之前,留下了世代不得阻礙束縛女性的遺詔,而且還成為了大唐李氏的家訓。
太子李聰繼位之後,秉承了明宗皇帝的遺願,繼續地重視女性的培養,甚至在肅宗李聰執政期間,大唐出現了首位女性宰相,雖然執政時間很多,不過一年多就因為各方的彈劾而被罷免。
不過這也說明了很多事情,至少女性的能力受到了全社會的認可,隻是畢竟是男權還是占據著優勢,所以女性想要做出一番事業來,總歸是需要付出更多的努力才行。
從唐中宗李顯開始,經過明宗李重潤,肅宗李素三代人的努力,大唐繼續稱霸世界,成為當時最為強盛的國家,沒有之一……
89、忠順番外1 ...
順承帝番外
忠順親王其實是有名字的,不過因為這位就喜歡忠順倆字兒,自從封了親王之後,就一直被人稱為親王,至於皇父,一直都叫他老十的,四哥麼,也這麼叫他。
所以時間久了之後,就是他自己似乎也不大記得自己叫什麼名字了。
不過忠順真的記得自己有個名字的,從遙遠的記憶中,扒拉出來,他隨父姓,大靖國國姓,徒,兄弟們這一輩從景字,所以接下來的那個字兒,才是自己的名字。
徒景文?還是徒景武呢?總是逃不過著這倆其中之一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