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後,徒景文不得不拿出自己的混賬模樣來,驕橫的不像話,這些人反而老實下來了。
喊打喊殺的徒景文總算是征集到了足夠的藥材和大夫,當然了,少不了糧食。江南是產糧大區,大靖國的糧倉,自然是不會缺糧的。他憔悴的模樣讓上皇樂的不行。
瓜兒子,日後還有的你受呢,這才哪兒到哪兒呢。
當然了,在這個過程中,徒景文莫名其妙地就收攏了一批官員,真是傻人有傻福啊!(你確定?)
上皇帶著徒景文奔赴魯豫地區,這是日後的徒景文一生中都不願意想起的事件之一。
至於之二是什麼,自然就是之前的黑曆史啊!
之三麼,(什麼?還有之三?作者你出來咱們好好兒談談人生。)
徒景文從一國親王搖身一變,升級為了皇帝。可是他一點兒也不覺得高興。
父親,兄長都喪命於此,他是真的高興不起來。人死事消,連帶著他們所做的壞事,都能讓徒景文懷念一番。
不過顯然,這個世界上再也沒有能陪著自己懷念了,即便是皇後也不行,盡管她是發妻,可是對於徒景文來說,這個女人是四哥用來拉攏自己的。
雖然知道自己是在無理取鬧,是在遷怒,可是因為她和太後走的太近之故,徒景文也無法全然信任皇後。
當然了,皇後自己心中也淒苦,雖然嫁的高,可是丈夫那樣的性子,她能靠誰
至於和太後走的近,難道是自己願意的嗎?
總歸是公說公有理婆說婆有理的事兒,徒景文和皇後貌合神離,相敬如冰。
好在皇後有嫡長子做靠山,倒也不怕皇帝厭棄了自己。
嫡長子麼,誰都看重,新任皇帝順承帝也不例外。
而且他的嫡子,自然是要接受最好的培養的,父子感情也一定不能受別人影響。
所以盡管還沒有冊封太子,可是徒景文的兒子徒洪已經跟著皇父一起生活了。
皇帝這是在表明態度啊,繼承人選定了,其實大家夥兒還是挺高興的。
至少不用擔心後繼無人的問題了。
當然,皇帝之前的那個荒唐性子,大家也怕這位再次犯病,這後繼無人什麼的,想想簡直不要太可怕喲。
至於堂而皇之地養個男寵什麼的,總歸這位是能做的出來的,所以朝臣們才會對於順承帝確定了繼承人這般地歡喜。
當然,徒洪是嫡長子也是另一個緣由。
主要是徒景文覺得自己從小兒沒有享受過父愛,總要讓兒子得到父親全方位的關愛的吧?
這位繼承了自家父皇好為人師的毛病,從小兒就開始了折磨兒子的舉動。小小年紀的徒洪遭遇的是曾經父親二十多歲的遭遇。
抄書!
這簡直不要太虐,徒景文,你老實說,你真的不是在報複嗎?
總覺得他是在打著幌子報複呢!
當然了,皇帝能看重太子,親手教導他,皇後還是高興的,滿足的。
漸漸地,掌控了後宮的皇後發現了陛下並不喜歡太後之後,也逐漸地開始疏遠太後了。
不過已然晚了,徒景文最是沒良心的家夥,一次不忠,百次不用。他覺得人心是最經受不住考驗的,所以省的自己傷心,徹底地不信任就最好了。
至於朝堂上,官員們其實並沒有覺得現在的皇帝有多麼的可怕,再者,因為徒景文的黑曆史,大家總是下意識地有些看輕皇帝。
他的權威性自然是大大地降低了,徒景文一點兒也不著急,甚至都不會因為朝臣們的怠慢輕視而訓斥他們。
等著吧,總有收拾你們的那一天呢。
徒景文暗搓搓地想到。
慢慢地梳理著朝堂上的各種情況,全國各地的經濟民生,徒景文覺得自己需要至少兩年的時間才能達到了如指掌的地步。
所以說,暫時地讓你們先蹦躂著吧,不過是秋後的螞蚱罷了!
這般安慰了自己一番之後,徒景文繼續自己在朝堂上的憋屈日子。
皇帝太好欺負了一些,朝臣們的膽子就越發地大了,這就很好,就怕你們一個個兒的謹慎小心,一點兒錯誤都不犯。
抓不住把柄的話朕要怎麼收拾你們呢?
你好我好的朝堂生活實在算是滋潤了一批人,不過兩代國君的孝期中,徒景文還是忍不住地弄死了幾位勳貴人家。
狗屁倒灶,孝期娶小妾,玩女人,你悄沒聲息地誰知道?可是這些勳貴們,仗著祖上的功勞,竟然不將國法放在眼裏,難道朕真的那麼好欺負麼?
這種事情,放在哪兒都說不過去,皇帝的處置也讓一部分朝臣們警醒了過來,這位隻怕也不是個好糊弄的。
不過大部分人並沒有意識到他的可怕之處,仍舊是那般做派,甚至是變本加厲起來。
三年父孝之後,徒景文終於迎來了秋後算賬的時候,想想都讓他激動的有些睡不著覺,艾瑪,明天朕就要大發神威了。
冊封了嫡長子為太子算是徒景文出孝之後的第一件事兒,大家夥兒認為這是理所當然的,也算是大喜事一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