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到百姓們這般反映,欽差大人便眯眼揚聲道:“退堂——”
“大人且慢,民婦要狀告堂上之人!”
一道淒厲尖銳的女聲如銳利刀刃,刹那截斷欽差大人的聲音。
堂上堂下一片嘩然,紛紛向聲音來處看去。襄荷心中一突,目光隨著眾人轉動,看向那發出聲音的人。
她的瞳孔驟然緊縮。
隻見堂下聽審的百姓之中,一白衣素服的中年婦人越眾而出,盈盈拜倒。
“民婦宋巧兒,狀告周冷槐十八年前強納民婦為妾,以致逼死民婦父母雙親!”
白衣女子麵色悲戚,吐出的話語卻如驚濤駭浪,攪亂方方才要平息的風雨。
☆、105|7.24
滿堂肅靜,周冷槐滿臉不敢置信地看著跪在堂下的宋巧兒。
宋巧兒卻視若無睹,雙手捧著手中的訴狀,雙目悲戚,死死地望著堂上的欽差。
命師爺收了訴狀,欽差大人草草掃了一眼,雙眉緊蹙,喝道:“宋巧兒,按我大周律令,凡妻妾告夫,不問情由先要杖責三十,若是誣告,則處以絞刑,你可知曉?”
宋巧兒俯首拜道:“民婦知曉。”
堂下百姓紛紛竊竊私語,宋巧兒身形纖弱,麵色蒼白,看上去身體並不太好,三十大板下去,能不能活都是個問題。
奴訐其主、妻妾告夫、子孫告父母祖父母等先要受杖責之刑的律令在前朝謝琰時曾經廢除,但到了前朝末期,許多大儒以維護禮製的名義聯合上書要求恢複此令,當時的謝宋皇室積弱已久,早已威嚴不再,因此便恢複了這條由老祖宗親自廢除的法令。
巧合的是,當時聯合上書的大儒中,為首之人正是周家先祖。
也正是因為這條律令的恢複,自前朝末期至如今,人們已經很少看到奴仆告主、妻妾告夫這樣的事情了,畢竟不論最終案件結果如何,狀告之前就要打上三十大板,那麼很可能還沒等討到公道,自個兒就先送了命。
可即便這樣卻還堅持要告,可見是有天大的冤屈了。
難道,周院長真是強搶民女逼死人命的道德淪喪之人?
方才還在為周冷槐的遭遇同情喟歎的人們不由生了疑竇。
見宋巧兒如此做答,欽差大人無奈,隻好命衙役將宋巧兒拖去後堂行刑。三十大板,若是衙役下了死勁兒打,宋巧兒幾乎必死無疑,但或許是宋巧兒在眾目睽睽之下告狀,衙門外還有無數等著看熱鬧的百姓,衙役不敢做的太過,力道不過是中等,因此三十杖之後,被抬出來的宋巧兒雖然下`身幾乎全被染紅,但卻無性命之憂,還可以勉強對答。
接下來的審理過程十分順利。
宋巧兒顯然準備已久,雖然事情已經過去十幾年,各種人證物證卻保存地十分完整,略去取證的時間,堂外圍觀的百姓們很快便拚湊出十八年前那場慘案的真相。
宋巧兒是周冷槐的第四個妾,在她之前,周冷槐有一妻三妾,但這一妻三妾卻沒有一個能給他帶來一個孩子。而宋巧兒的悲劇,則是源於靜潭寺大師為其斷出的旺夫多子命格。↑思↑兔↑網↑
周老婦人盼孫心切,常去靜潭寺禮佛,偶然遇到宋巧兒,得知其命格後便生了將其給自己兒子做妾的心思。可宋家父母心疼女兒,不願女兒去做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