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我會就在這裏等著你回來!”
萬俟辰宇已經領兵離了開順天城,但文秀卻還是有些不太能明白自己當時為什麼會那麼“衝動”的許下那樣的諾言。當然,這到也不能說文秀對自己許下的諾言有多後悔,她隻是有些為自己麵對萬俟辰宇時的定力有些驚心。怎麼自己一向硬實的心腸在麵對萬俟辰宇的時候就總會時不時的出問題呢?這似乎證明了萬俟辰宇在她的心裏的份量已經有些超過了她自己的想像。而這種感情對於文秀來說,卻是有些陌生的。這讓心理從來都缺少安全感的文秀不由習慣性的感覺有些害怕。
不過文秀十分清楚現在卻不是考慮這個問題的時候。她雖然是個女子,為人卻是信奉“一諾千金”最是看重承諾。既然她鄭重的做出了承諾,那無論怎樣她都會遵守。所以北上的行程注定就隻能先耽擱下來,等這次出征完結之後再看。對此,文秀雖然開始有些遺憾,但轉而想到萬俟辰宇對這此出征所做的介紹之後,到又覺得這趟行程拖後也許更好。
萬俟辰宇說這次攻打滇城的結果將改變整個雲州乃至是南疆未來的戰爭大局,但隻要想想便能明白這場事關雲州、南疆未來的戰事的結果,其影響又何償會隻限於此。這場戰役如果能得勝,萬俟辰宇一方能如願拿下整個雲州,那麼將會大大的動搖大景皇朝的根基。
完全可以想像,在拿下雲州之後想必萬俟世家也就完成了他們大局布置的第一步。現在萬俟氏的軍隊打出的是南疆那幾個部族的番號,但這世上沒有不透風的牆。萬俟辰宇這次若是順利的拿下了滇城,那萬俟氏的這個秘密也將不可能再保下去。文秀雖然已經很久沒有能夠得到南疆之外的消息了,但可以肯定的是既然萬俟辰宇已經開始了攻打滇城,那在京城或是別處的萬俟世家的族人不可能沒有準備、沒有動靜。
那麼接下來的事幾乎就擺在眼前了,當萬俟世家拿下南疆的時候,便會是以萬俟世家為主代表的數百年來實際控製皇朝政權的門閥世家勢力,與以鍾氏皇族為中心的其他新興主張皇權的一派勢力徹底決裂的時候。那時以萬俟世家為代表的舊有門閥世家勢力一定會正式揭起叛旗,開啟皇朝內戰。
到了那時整個皇朝都會完全陷入混亂之中。那時的局麵雖然會很混亂,但對自己現在這樣的身份來說,如果安排得當也許反而會是個機會,更加安全、更加合適她北上之行的機會。
她不是不了解這即將對戰的雙方都各有什麼底牌,但她多少清楚是以萬俟世家為首的掌握了不少軍權的舊有門閥勢力雖然強大,但以皇家鍾氏和外戚姬氏、宋氏為主的一派勢力經過了這麼多的經營相信其實力也絕對不會相差太遠。也就是說這一場對於百姓來說完全沒有必要的內戰絕對不會在短時間內就結束。
這樣的發展對於無論國家興亡都苦的平民百姓來說確實是巨大的災難,但無可否認的是這對文秀和有待複興的君家來說卻是個難得的機會。不管是文秀還是君家,現在最缺少的就是時間。
皇朝百姓在這場完全是人為災禍的戰爭的遭遇,文秀心裏是十分同情也感同身受的。但她同時也明白,對此她亦也是無能為力的。她並不是什麼救世主,自然無法解救蒼生於水火之中。無論是在前世還是在今生,她隻是個再平凡不過的有著自己私心的普通人。在這場災劫之中,她唯一所能努力的便隻有盡量幫助自己的親人以及所在乎的人。
隻是話雖是如此,但文秀的心情卻還是有些小小的糾結。所以為了讓自己盡量少去想這些沉重無解的課題,為了讓自己少些心思去擔心戰場上的萬俟辰宇,同時也是為了更好的履行對萬俟辰宇臨別時的承諾,文秀就將自己弄得很忙碌。
正如萬俟辰宇所說的那樣,在大軍開拔離開後這順天城裏還剩下了五千多兵丁以及少量的本百異族百姓。這些兵丁在萬俟家的旁支子弟萬俟空和文秀的二哥君成烽的統領下分成了兩部分。一部分在繼續這順天城的城池建設,而另一部分則是在負責屯田。
萬俟空雖然是萬俟世家的旁係子弟,但幼時失怙之後便被家主萬俟郗帶入了府中收養。自小所受的便是政務方麵的培養,為的就是能成為輔助下一代家主的左右手。他在順天城所做的事便是幫助萬俟辰宇打理城中內務。現在的順天城從無到有,他可算是功不可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