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374章 談話治療(下)(1 / 2)

成功吸引了審配的注意後,馬超這個時候已經不是以一副平等的身份跟審配談話了,而是立馬換成了大學教授跟學生牛哄哄的講哲學一般的胡論亂侃了。

馬超的開場白是這樣的:“滾滾長江東逝水,浪花淘盡英雄。是非成敗轉頭空,青山依舊在,幾度夕陽紅。白發漁樵江渚上,慣看秋月春風。一壺濁酒喜相逢,古今多少事,都付笑談中。”

這首《臨江仙,滾滾長江東逝水》可以說是家喻戶曉、盡人皆知的名詞了,在楊洪基老師用那滄桑而豪邁的嗓音,抑揚頓挫的唱出來後,更是平增一份味道。細細品味下來,這首詠史詞,借敘述曆史興亡抒發人生感慨,豪放中有含蓄,高亢中有深沉。

從全詞看,基調慷慨悲壯,意味無窮,令人讀來蕩氣回腸,不由得在心頭平添萬千感慨。在讓讀者感受蒼涼悲壯的同時,這首詞又營造出一種淡泊寧靜的氣氛,並且折射出高遠的意境和深邃的人生哲理。作者試圖在曆史長河的奔騰與沉澱中探索永恒的價值,在成敗得失之間尋找深刻的人生哲理,有曆史興衰之感,更有人生沉浮之慨,體現出一種高潔的情操、曠達的胸懷。讀者在品味這首詞的同時,仿佛感到那奔騰而去的不是滾滾長江之水,而是無情的曆史;仿佛傾聽到一聲曆史的歎息,於是,在歎息中尋找生命永恒的價值。

縱然是已經被饑餓折磨的沒有多少精神頭兒的審配,在聽完馬超的這首詞後,雙眼也猛然爆出屢屢精光,甚至還發綠,跟餓瘋了的狼一般。

而馬超要的就是這個效果,想想吧,那些穿越同仁們,那個不用這首詞拐帶過來幾個超級牛人?

打鐵要趁熱,就著審配還沉浸在那首詞的感悟中,馬超深入淺出的對比了一下西涼集團跟其他各集團的優劣。

第一回合,論實力。

袁紹大佬的實力原本是最雄厚的,所以他麾下的人才也最多,連荀彧、郭嘉等猛人開始也在他手下打工。但他在官渡被曹操打敗後,開始走下坡路。後來就被馬超兼並了袁老板的公司,雖沒有就成為天下第一,但其江湖地位地位無人能夠動搖。孫氏集團占據江東,割據稱雄,但還沒有逐鹿中原的實力。劉備老板公司倒閉好幾次,勉強能夠依附別人重組公司,更沒法和馬超同日而語。唯有曹氏公司還好,但近期被西涼集團搶了不少業務,造成了西涼集團成為曹氏集團最大的債權公司,所以曹氏集團現在也開始走下坡路,跟西涼集團還有一定差距。

所以,第一回合勝出者是—馬老板。

第二回合,論業績。

曹老板憑借首先倡導討伐董卓、搞定呂布袁術等老板的一係列出色表現,贏得不少分數,業績十分輝煌。尤其是搞定袁老板之後,已經被公認為最彪悍最能幹的CEO。孫策老板的業績也不錯,可惜英年早逝,接任的孫權老板還沒幹出多少成績,並不為人所知。倒是劉備老板,越挫越勇,百折不撓,憑借打不掉的勇氣、打不完的魅力、打不散的團隊,雖然業績不夠突出,聲望值卻上升很快。但是!不要忘了,最有業績不是上述幾家公司,而是馬超帶領的西涼集團,西涼集團由一個不知名的企業混到如今的商業大鱷,其中的不乏輝煌的業績,同時還有慘痛的教訓,這樣一個經曆過輝煌和慘淡的集團,才是一個優秀的、健全的集團!

第二回合,最終勝出者還是—馬老板。

第三回合,論出身。

東漢魏晉南北朝,是一個很看重門第出身的時代。在這方麵,袁紹老板有著先天性優勢,四世三公的家族地位,除了皇帝無人能比。馬老板雖沒有袁老板那麼好的命,但也算根正苗紅,屬於祖宗英雄後代好漢的正派代表。曹老板雖然也是高幹宦官子弟(需要指出他老爹是養子),但比起袁老板那還是有一定差距的。孫老板是小公務員後代,而劉老板雖然套上個皇叔的身份,但可惜此時承認的不多,也就是說含金量不高。現在,世間已無袁老板之後,這幾個老板中間出身最好的就是馬老板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