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年輕人容易犯的錯誤。一個人首先應該自我接納,才能為他人所接納。
無論是好的或壞的,成功的還是失敗的,有價值的還是無價值的,凡自身現實的一切都應該積極接納,要平靜而理智地對待自己的長短優劣、得失成敗,要樂觀開朗,以發展的眼光看待自己。對自己的長處不驕傲,對自己的短處不回避,取長補短,不妄自菲薄,也不妄自尊大,不卑不亢,才能健康地發展自己,逐步走向成功。
3. 積極地完善自己。
年輕人在生活和學習過程中,免不了遇到困難和挫折。在困難和挫折麵前,不灰心、不喪氣,保持自信和樂觀態度是積極自我概念的集中體現。"自我"的完善和發展必然會促進積極的自我概念的形成,積極的自我概念反過來又會促進自我的完善和發展。年輕人要積極參加各種社會活動,提高自己的挫折耐受力和各方麵素質,在這個過程中不斷地完善自己。
[5]第5節:做讓自己滿意的自己--確立自尊(1)
2.做讓自己滿意的自己--確立自尊
有一個女孩,從小到大的一切生活都是由家長料理。她的成績好,她有較高的智商,但卻缺少自尊。在學習上她有很多的想法,回到生活中,很多事她卻又拿不定主意,習慣了父母給做決定,總覺得離開了父母的安排,自己什麼都辦不好。
從一所名牌大學畢業後,她到一家大企業應聘筆譯工作。不要說她是名牌大學畢業的,而且英語過了八級,僅憑著她的相貌就能讓招聘者眼前一亮。
事實也確實如此,考官們都對她表示滿意,但是企業的人事部臨時有個小小的改動,他們更需要一位能同聲翻譯的總經理助理。大部分考官都一致認為她能勝任此職位,並說:"如果你認為自己能勝任的話,明天你就可以來上班了。"
這個職位要比筆譯職位好,更有助於她的成長,但也具有更大的挑戰性。她覺得還是筆譯對她來說難度小一點,於是,她便對考官們說,要先回家與父母商量一下再答複他們。
女孩把自己的求職經曆告訴了家人。家人都說她太傻了,這麼好的機會應該馬上就答應對方。父母不斷地鼓勵女孩,以她的敏捷和目前的會話能力,工作後再加強專業詞彙的訓練,這份工作對她肯定是沒有問題的。
經過父母的這番鼓勵,女孩頓時有了信心,感覺自己又能勝任這份工作了,前思後想一番後,終於在第三天給對方企業打電話,打算去工作。結果這份工作已經被別人搶先了。或許最終擁有這個職位的人職業能力並不如她。
這個女孩之所以失去一次寶貴的機會,並不是她的能力真的做不到,而是她不相信自己有這樣的能力。從這個故事中,我們可以看出這個女孩的自我概念有失偏頗,不僅僅如此,還在於她的自尊水平太低。
在上一篇文章中,我們講到了自我概念,而在自我概念中,有一個自我評價的部分,就是"自尊"。心理學上的自尊與平時我們所說的自尊心是不同的。心理學上的自尊是個人對自我價值和自我能力的情感體驗。自尊涉及個人對自己是否有積極的態度,是否感到自己有許多值得驕傲的地方,是否感到自己是成功的,或是有價值的。我們經常說某人自尊心很強,但不代表他有高水平的自尊。
當我們體驗成功或者受到表揚時,自尊水平就會上升。高自尊的人總是很自信、自豪和自重,他們的行為動機主要來自對自己的高度關注,總是希望得到別人的認可、欣賞和尊重。而低自尊的人則常常感到不安,缺乏自信並且不停地自我批評,因此產生焦慮和不快樂。他們總是擔心自己做不好而丟臉,常常使自己變得孤立。
心理學家詹姆士提出了一個關於自尊的經典公式:自尊=成功\/抱負。意思是說自尊取決於成功,還取決於獲得的成功對一個人的意義。從這個公式可以看出,我們要提高自尊水平,可以通過增大成功或是減小抱負來實現。
這一點其實很好理解。還是以上麵的這個女孩舉例,要是她過去的每一次努力,幾乎都能獲得成功,這樣她就會對自己形成一種認識--"實踐證明,凡我做過的事,一定能做好",所以她會非常相信自己的能力。又或是,她在生活中降低自己的成功標準,比如這次麵試她之所以信心不夠,是因為她害怕自己不能勝任。何為能勝任,何為不能勝任?這個標準在她內心已經存在。如果她能將這個標準降低,顯然她會認為自己是優秀的。
如果這個女孩有較高自尊水平,顯然她會對自己充滿信心,相信自己一定能行,從而能抓住生活中的每次重要機會。
因此,年輕人要提高自尊水平可以從兩方麵來努力--努力讓自己成功,或是適當地調整目標和計劃。
努力讓自己成功。
成功的人更自信,失敗的人更自卑。很多人因為自信,所以成功,他們成功後又變得更加自信;很多人因為自卑,所以失敗,他們失敗後又變得更加自卑。年輕人提高自己的成功幾率,有助於增加自己的信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