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個人成功的因素有很多,勤勞、智慧、認真、耐心、誠信、創新等。這些因素都是彼此影響,相輔相成的。無論如何,全力以赴地去做一件自己認定的事情,就一定會獲得成功,所謂"世上無難事,隻怕有心人。"

當然,個人的力量是有限的,有時候,我們的成功需要依靠更多人的力量,因此,對於年輕人來說,處理好人際關係也是能否獲得成功的一個重要因素。設置適當的目標和計劃。

[6]第6節:做讓自己滿意的自己--確立自尊(2)

成功有很多的製約因素,有時候我們覺得成功很難,這個時候,我們要意識到是否需要降低自己的期望值(抱負水平)。這樣,一個小的成功就能讓我們驚喜不已,進而激發我們追求更大的成功。

我們做事容易半途而廢,很多時候是因為我們覺得目標太遠,我們不是因為失敗而放棄,而是因為目標設置不當導致倦怠而失敗。§思§兔§網§

心理學家曾做過一個有趣的投環實驗:投擲距離由被試者自己確定,距離越遠,投中的得分越高。實驗結果表明,凡是抱負水平高的人,多選擇在中等距離投擲;而抱負水平較低的人,則多選擇很近或很遠的距離投擲。即他們或者要求很低,或者孤注一擲。由此可見,真正具有高抱負水平的人,他自己定的目標總是適度的,既要做到有足夠的把握,又要經過一定努力能夠達到目標。毫無把握的冒險,或不用付出努力就可輕易達到目標的事,他是不幹的。

適度的目標才有強烈的激勵作用,假如一個人的抱負水平低,他固然容易達到目標,但是那種成就並不能給他帶來滿足感,對於增強他的自信心,提高他的自尊幾乎沒有什麼影響,他的身心潛能沒有得到發揮,處於埋沒狀態,就會空虛、苦悶;如果抱負過高,超過了自己的能力,雖然他會全力以赴,但仍感力不從心,如果最終未能實現目標,挫敗感就會產生,使得他的自尊水平降低。

[7]第7節:一個健全的人格--認識人格結構(1)

3.一個健全的人格--認識人格結構

"你的人格有缺陷!""你的人格不健全!""你有人格障礙!"

如果你聽到別人對你這樣的評論,你會不假思索,本能地反擊過去"你的人格才不健全呢!""你的人格才有問題呢!"很顯然,他人說你人格有缺陷,並不是什麼好事,也是你極力否認的;而當你聽到他人讚揚你有"人格魅力"的時候,你常常會欣然接受,並高興不已。

那麼,到底什麼是人格呢?從心理學的角度來說,人格是一個人的獨特思維、情感和行為模式。每個人都是由獨特的才智、價值觀、期望、感情、仇恨以及習慣構成,這就使得我們形成了一個與眾不同的自己。人格不僅具有獨特性,同時也具有穩定性,這也決定了你以前是什麼樣,現在和將來都是什麼樣。

奧地利心理學家弗洛伊德將人格分為"本我"、"自我"和"超我"三部分。"本我"是人出生時就有的固著於體內的一切心理積澱,是被壓抑的、非理性的、無意識的心理本能,如生命力、內驅力、本能、衝動、欲望等。它就像一個小孩子一樣,不考慮其他因素,隻想滿足自己。"超我"與"本我"相反,是人格係統中專管道德的"司法部門"。它淩駕於"自我"之上,仿佛是社會道德訓條、高尚道德的代表,來監督控製"自我"。它遵守的是一種道德原則。它就像一個執法機關,隨時監督你的道德準則和行為。"自我"則介於"本我"和"超我"之間,是一個人後天學習形成的,是對自身與社會的理智的認識。它正視現實、符合社會需要、按照常識和邏輯行事。它遵照現實原則,壓抑本我的種種衝動和欲望以進行自我保存,另外也盡量使本我得以升華,將其盲目衝動、欲望引入社會認可的渠道。比如,抑製自己的性欲;雖然餓,但知道什麼能吃,什麼不能吃。這都是"自我"的控製和壓製。那些對自己要求嚴格,容不得絲毫錯誤的人,往往"超我"過於強大,經常對過去的事情懊悔、自責,感到抑鬱;而那些隨心所欲,無所顧忌的人往往"本我"過於強大,"自我"在現實麵前無能為力,動不動就摔東西、發怒;有強迫症的人多是"超我"與"本我"都非常強大的人,"自我"夾在中間左右為難,總要強迫自我去做一些莫名其妙的事情,反複洗手、做過的事情不停地檢查等。

我認識一個年輕人,和大他兩歲的哥哥同時上大學。大學畢業後,哥哥由於學的金融專業,進入了一家房地產公司,後來自己出來創業,事業蒸蒸日上;而他從小喜歡繪畫,還在上大學的時候,就到處寫生、給雜誌繪插圖,畢業後當了一個自由職業者--插畫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