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麵的瑟琳娜飾演的貝爾同樣也是一身的狼狽,臉上還沾著灰塵,可是她卻堅定的搖了搖頭。
“我絕不會讓你一個人被抓進去!這是我自己選擇的路,我也有動手,如果要下地獄,那我們一起!”
布萊曼歎了一口氣,知道貝爾固執的脾氣。
她眼睛裏流露出了一種又安慰又苦惱的情緒,轉而從另一個方麵去勸說貝爾。
“如果我們兩個人都進去了,那麼我們就真的完了。隻有你留在外麵,我才有出來的希望,你明白嗎?我需要你,需要你在外麵為我奔走,讓我減刑,到最後我們才能好好的生活在一起。”
說這話的時候,布萊曼明顯隻是敷衍貝爾的。
她知道貝爾一定會去做,但是最後的結果她並不抱希望。
布萊曼知道自己所做的事情在社會上引起了極大的反響,並且並不是好的那一種。
作為極其惡劣的社會典型,她入獄了之後,下場是完全可以想象的。
所以她如今想著的是,讓貝爾接受自己的理由,隻要貝爾還留在外麵,隨著時間的流逝,她會漸漸的遺忘自己。尤其是在自己被判死刑之後,貝爾會走出來的。
她希望貝爾能夠好好的活著,離開了自己,也離開了以前那種生活之後,她會過上正常人的生活。
也正是因為她在說這話的時候,抱著的是這樣的心情,所以布萊曼的眼神無比的溫柔,可是眼底卻是灰暗的絕望。
那樣複雜的情緒,裴青也是反反複複試了無數遍才能夠表達出來的。
這樣的情緒太難抓住,她私底下對著鏡子練了無數遍,到鏡頭下也反複拍了很多遍,最終才呈現出了大銀幕上的那個效果。
但很明顯的,這個效果非常好,裴青的辛苦沒有白費,她和安濂導演的挑剔也沒有白費。
在看到這一幕的時候,電影院裏的抽泣聲愈發的明顯了起來。
而這樣的抽泣聲,到後來兩個人各自分開的時候,愈發的變得明顯了。
在兩個人分開的時候,兩個人的畫麵是分別穿插的。
布萊曼在監獄裏被人欺壓,獄警的敵視,以及貝爾不在自己身邊的空虛感,讓布萊曼在監獄中活著壓根提不起勁來。她活著的每一天,都是靠著希冀貝爾能夠好好活下去的想法才撐下去的。
明明是不信上帝的人,在監獄裏的時候,她竟然開始成為了一個虔誠的基督徒。
其中就有一個畫麵,在被關小黑屋的時候,她跪在地上,足足從早上跪到了晚上。
那麼一個小孔裏傳來的光線從明亮到昏暗,而布萊曼卻依然跪著,“仁慈的上帝啊……請您原諒貝爾所有的錯誤,這都是我的錯。我是個足該下地獄的罪人,然而我並不後悔。我此生唯一後悔的事情,便是把貝爾給牽扯了進來。然而她是個心地善良的人,她跟我並不一樣。仁慈的上帝,我從未向您祈求過任何事情,這也是唯一一件我向您祈求的事情。”
在布萊曼日夜跪著祈禱的時候,外麵的貝爾也在無比狼狽的為監獄裏的布萊曼努力著。
一開始壓根就沒有人理她,不是沒有媒體追著她,但是那些媒體都態度惡劣,他們隻是想在貝爾的身上挖出更多的爆點而已。
他們壓根就不在乎貝爾和布萊曼的心情,也不在乎她們的故事和苦衷,他們隻在乎自己的新聞。
而其他的人,比如律師們,壓根就不願意接這個案子。
當時的環境跟如今的環境還是有區別的,身為律師這個階層的人,是不太可能為布萊曼這樣的人進行辯護的。要知道,在他們同一個階層的人,對於布萊曼基本上都是評價很差的,對於布萊曼更是沒有絲毫的同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