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且貝爾壓根就出不起請一個律師的錢,更別說那些律師也沒有為布萊曼辯護的心情。
貝爾在外麵苦苦的奔走著,當她走在大街上的時候,甚至還會有市民向她扔爛番茄。
每一個人都無比的敵視她,如果不是因為布萊曼還在監獄裏等著她的拯救,當時的貝爾肯定無法撐下去了。
後來是一次因緣巧合的時候,貝爾救了一個在車輪下的小孩,而那個孩子恰好是某個報社的記者。
在接觸了貝爾之後,這個記者認為貝爾並沒有外麵所認為的那麼喪心病狂,所以在那之後,他動了心㊣
記者夫婦之所以會對布萊曼有那樣的印象,是因為畢竟在之前所有的報道之中,大家都是從表麵的事實中推測的,而且已經形成了一個普遍的社會輿論。
所有人都認為布萊曼是一個殘忍嗜殺而且對男性極其仇視的人,她的心靈已經扭曲了,靈魂已經墮落了。
可是現在看到貝爾,這對記者夫婦卻開始動搖了。
而在電影中的貝爾低聲傾訴的時候,在外麵觀看的影迷中,比較心軟的女性裏就有很多已經在眼含熱淚了。
等到最後貝爾也進了監獄,當貝爾和布萊曼一起死在監獄的角落裏的時候,電影院裏的抽泣聲便愈發的響亮了起來。
雖然大多哭泣的都是女人,但是觀影的男人們也並不是不被觸動的。
盡管正如那位影評人所說,這的確就是一部徹頭徹尾的氣氛壓抑黑暗的片子,是一部不會讓人心情愉快的片子,是把所有醜陋的現實都一一剖開來給你看的片子,但是在良好的口碑和經得起考驗的質量之下,這部電影的票房漸漸的有了起色。
或者……不應該說是起色。
在電影上映的第二周的第三天左右,電影的票房就有了奇跡般的轉變。
如果從平麵圖來看的話,之前的票房是在低緯度的一條維持平衡的線,那麼在這一天,這條線便陡然上揚,直接上拔成了一個高峰,並且在那之後也一直沒有回落的趨勢,反而越來越高,直到維持平衡。
當有了好口碑和好票房之後,裴青的淡出也就順理成章了。
不會再被人評價為票房低迷之後的逃避,完完全全的證明了自己,而安濂導演也完全證明了自己的能力。
從這次電影之後,裴青也果然正如自己之前所承諾的那般,漸漸的淡出了娛樂圈。
不僅不再隨意接通告了,甚至連上門的代言也很少接了。
除了一些原本就在身上的合約,以及推不掉的事情,裴青在這部電影大熱之後,在眾人眼中一反常態的開始變得無比的低調了起來。
而在外人好奇裴青究竟在做些什麼的時候,她其實是在跟已經可以站起來的修斯商量著婚禮的細節。
如何布置他們今後的新房,如何布置他們的婚禮,這對於目前的裴青來說才是最吸引她的事情。
原本裴青就對室內設計很感興趣,這一次跟著請來的設計師,不斷的調整著對新房的設計,接著又開始忙起了婚禮的事情,簡直忙的團團轉,哪還有心思考慮娛樂圈的事情?
可憐外麵一堆記者,看到這部電影大熱之後想到要采訪一下裴青,結果壓根就找不到她的人了。
直到裴青和修斯的婚禮消息被泄露出去的時候,記者們才驚訝的發現,他們的婚禮已經都快要開始了。
這時候的記者們才急急忙忙的打點關係,想要得到進入婚禮現場的邀請函。
要知道不論是裴青還是修斯的背景都不是他們這些小記者們能惹得起的,現在還好他們會允許幾家媒體有入場的機會,而一旦他們不允許,那麼其他的媒體也是不太敢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