似乎是與那位“反劫機英雄”有關,於是便走近前去聽個究竟。
“對不起,他已經出院了,並沒有留下任何的私人物品。”那護士說。
“采訪沒成功,畫冊卻被他給搶走了,真是窩囊。”那人氣惱不已。
“什麼畫冊?”虛風在一旁好奇的問道。
護士解釋說:“病人非常喜歡這本畫冊,吃飯睡覺也從不離手,嘴裏總在叨咕著什麼‘三萬兵馬’,妄想型精神病人的思維是很難理解的。”
“那天我倆想要采訪,在走廊裏等待的時候談論起陝西臨潼兵馬俑的保護問題,這位‘反恐英雄’突然出來問‘三萬兵馬’在哪兒?並順手搶走了那本精裝的《秦兵馬俑》彩色畫冊,那可是有作者親筆簽名的呢。”記者見虛風西裝革履文質彬彬,也就如實相告。
虛風略加尋思,便立刻明白了黃老魘的用意,這老家夥一定是想要招兵買馬,可那些考古發掘出來的數萬兵馬俑不過是陶土燒製的人像而已,難道說秦陵附近還隱匿有兩千年前的陰兵不成?
虛風感到有必要找到那位西昌的莫局長,從源頭木裏大寺查起,他心緒不寧的返回到了白雲觀,結果發現有良正等在房間內。
“有良,你怎麼來了,有事兒麼?”虛風問。
“俺是來辭行的。”有良講了與費叔和楚大師會麵的情況,並告訴他準備前往陝西漢中李家溝去尋找二丫。
“路上須加小心,”虛風叮囑道,“到漢中途經西安,黃老魘正在那兒。”
“黃老魘在西安?”有良吃了一驚。
“若是貧道沒猜錯的話,他定是去了臨潼秦兵馬俑博物館,想去招募陪葬坑內的三萬兵馬俑。”
“什麼‘兵馬俑’?”有良從未聽說過。
“是秦始皇死後陪葬的陶土士兵和車馬,以及數萬件實戰兵器,那兒現在則是國內有名的旅遊景點。”
“那些兵馬俑陶像還不就是死物嘛。”有良不以為然。
“死物?這可難說……”虛風憂心道。
第206章驪山晚照
古來關中有奇妙八景,曾令多少文人墨客為之歎服傾倒,其中的“華嶽仙掌”、“霸柳風雪”、“雁塔晨鍾”、“曲江流飲”、“草堂煙霧”、“太白積雪”、“鹹陽古渡”七景都有確切的地點,而唯獨“驪山晚照”源於何處鮮為人知。
詩曰:“灞橋古鎮洪慶山,武家岩上顯奇觀。夏日傍晚天晴日,夜幕初臨山林暗。瞬間一束金光照,方圓百米火一團。遠看疑是燈或月,驪山晚照千古傳。”
說的是九龍山,此處位於西安臨潼東驪山腹地,方圓數十裏層巒疊嶂,溝壑連環縱橫交錯,形成封閉之狀,地勢險峻如同兵陣。群山土嶺鬆柏長青,灌木修竹穀幽林深,溪水潺潺,百鳥啾啾。
唐末(公元881年),“衝天大將軍”黃巢率農民起義軍自山東西進,破潼關占長安,是年歲末於含元殿登基,國號大齊。兩年後兵敗撤離長安,在九龍山中屯兵秣馬,後人便稱這裏為“黃巢堡”,而西峰之上便是那“驪山晚照”之所在。
隆冬時節,昨夜的一場大雪,山中已是白茫茫一片。
日暮之時,西峰頂上一人負手而立,橫眉遠眺,衣袂獵獵,目空一切,大有氣吞山河之勢。
此人穿著帶條紋的衣服上印有“301醫院住院部”幾個小紅字,手中拿著一本髒兮兮的畫冊,他就是黃老魘。自從那天夜裏逃離玻璃房後,便晝伏夜行,一路直奔關中而來,終於數日後抵達九龍山。
“山川依舊,人事全非……”黃老魘赤足站在雪地中,望著自己昔日的屯兵之所,遙想數萬義軍灰飛煙滅,心中頓生出無限傷感,不由得仰天長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