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上東山,寒涼如水,黃老魘長嘯一聲,身影晃動如鬼魅般的直奔驪山腳下、渭水之濱的秦始皇陵而去。
不多時,他已來到驪山北麓,夜色中一座高大的三級覆鬥狀封塚出現在眼前,這就是千古一帝的秦始皇陵。《史記》中記載:“穿三泉,下銅而致槨,宮觀百官,奇器異怪徙藏滿之。以水銀為百川江河大海,機相灌輸。上具天文,下具地理,以人魚膏為燭,度不滅者久之。”
黃老魘當年也曾派義軍挖過秦始皇陵,封塚是由黃土、石灰和糯米漿攪拌夯實而成,無比的堅硬。凡盜洞不足三尺,軍士須發牙齒皆脫,再往下則亡,蓋因土壤中飽含千年水銀蒸氣而導致汞中毒之故,無奈隻得悻悻作罷。
夜深了,他默默的站立在封塚之上,遙望夜空殘月星鬥,回想著了那個流傳千年的古老傳說。
秦始皇的陵墓中,曾陪葬有數萬與真人一般大小的兵俑、車馬俑以及各種弓弩刀劍和戈矛等兵器,埋藏的具體地點不得而知。為使這些不會腐爛的兵馬俑在陰間繼續護衛千古一帝,丞相李斯下令與兵馬俑相同數量的久經沙場軍士與戰馬吞服水銀全屍殉葬,並以祝由巫術將他們的魂魄禁製於每一尊陶俑之內,組成了一支強大的地下陰兵軍團,供九泉之下的秦始皇驅使。
兩千年來,這支“虎狼之師”默默無聞的隱匿於地下,湮沒在漫漫曆史長河之中,漸漸的為世人所遺忘。
一九七四年三月,驪山腳下西楊村一楊姓老爺子抗旱打井時,挖了數日就是不出水,但卻掘出一個真人大小身披甲胄陶土燒製的“瓦人”。老漢以為是其在捉弄他,內心無比的憎恨,於是將這個“瓦人”吊在樹上鞭打,直至文物部門聞訊趕來,由此而揭開了塵封兩千多年的秘密,秦始皇陪葬的兵馬俑才得以重見天日。
如今要想重新喚醒這支陰兵軍團,則必須要找到他們的的將軍統領,解除陶俑們身上的禁製方可為己所用。黃老魘冷笑兩聲,雙臂展開如大鳥般的飛身下了封塚,黑夜中如幽靈直奔秦俑博物館而去。
是夜,昌瑞山上白雪皚皚,反射著寒涼的月光,清東陵隱匿在一片黑暗靜寂之中。
自與虛風道長分手後,有良並沒有直接前去漢中李家溝,而是就近想先入東陵的地下古墓裏瞧瞧,凡是二丫曾經知道的隱秘之所他都不想漏過。
踏著山路上齊膝深的積雪攀上昌瑞山頂,他隔著那道溝壑望向了對麵的大青石,但見月光下,一位身著黑色披風的戎裝女人孤零零的站立在石門前,神情哀怨惆悵,雙眸茫然的凝視著遙遠的星空如石像般一動不動,此人正是董貴妃。
有良張開雙臂縱身躍下,半空中使出夢遺掌,借助老陰之氣的反作用力穩住身子,緩緩的降落在了她的麵前。
董貴妃一見頓時麵露驚喜,不住的打著手勢。
“你是在問黃巢麼?”有良明白了她的意思。
董貴妃連連點頭。
“據說他已經去了陝西臨潼的秦始皇陵。”有良把從虛風道長那兒聽來的消息告訴了她。
董貴妃張著嘴急促的說著什麼,無奈一點聲音也發不出來,急得她俏臉通紅淚水盈眶,最後雙手展開比劃著那幅畫軸。
“你是想進入《敦煌夜魘圖》中,要俺帶你去找他麼?”有良問。
董貴妃見有良明白了她的意思,一時間欣喜若狂,忘情的抱住有良便“嘖嘖”的親吻起來。
“二丫來過古墓嗎?”有良羞怯的輕輕推開她,開口問道。
董貴妃使勁兒的搖搖頭,二丫並未到古墓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