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7節(1 / 3)

這樣一來,難免有人從此會計事務所插手這條線索猜測“上吊宅院”的新入居者同權威政治家之間可能有某種關係。以此觀之,那高高的圍牆,那利用最新電子設備的嚴密警備,那租借的黑色“奔馳”,那巧為呼應的掛名公司……凡此種種不同凡響的表現無不實實在在地向我們暗示其中有政治家的介入。

令人驚歎的徹底保密

對已經查明的幾項事實懷有興趣的采訪小組調查了出入在“上吊宅院”的“奔馳”情況。記錄表明,十天時間裏“奔馳”總出入次數為二十一次,等於每天約兩次從大門出來進去。有若幹規律性:早上九點鍾進門去,十點半開出。司機極為準時,兩次誤差不出五秒。但較之早上的出入,此外時間則沒有規律。其中多數集中在下午一時到三時之間,車來時間和離開時間各所不一。有時開進不到二十分鍾便離開,有時則滯留一小時之久。

據以上事實不妨做以下推測:

早上規律性出入棗這意味有人來此“上班”。由於車體四麵均為隱形玻璃,無法窺看裏麵,不知曉“上班者”真相。

午後非規律性出入棗這大約意味有來客。往來時間的不統一恐怕是“客人”情況所使然。至於客人是單數還是複數則不得而知。

晚間似乎沒有活動。宅院有沒有人不清楚,燈光的有無也無法從牆外看見。

另外一點得以明白的是:十天調查時間裏出入院門的,僅僅是同一輛塗著黑漆的“奔馳”,別無另一輛車、另一個人通過院門。就一般常識而言這是相當不自然的。住在院內的“某人”既不外出購物,又不外出散步。人們隻乘坐落在暈色玻璃的大型“奔馳“來到這裏,離去時亦是如此。換言之,他們因某種緣故而決定決不對外亮相。其緣故是什麼呢?他們為什麼如此不厭其煩不惜開銷地把事情弄到這般徹底保密的地步呢?

補充一點,宅院的出入口隻正大門一個。宅院後麵有條狹窄的胡同,但是條死胡同——除非翻過某戶住宅的院牆,否則既進不來又出不得。問附近居民,也說無人走此胡同。大概由此之故,此宅院亦無通此胡同的後門,唯見圍牆高聳,堅似城牆。

十天時間裏有報紙導讀員或推銷員模樣的人按了幾次門上的呼應器,然而完全沒有回音,門當然也未打開過。縱使裏麵有人,想必也在通過監視攝影槍觀察來訪者,沒必要便不予理睬。沒有郵件送交,沒有速遞公司送貨上門。

這樣,唯一剩下的調查手段便隻有跟蹤“奔馳“以弄清其去向。“奔馳”閃閃發光且車速徐緩,跟蹤並不難辦,但這也隻是跟至一家一流賓館地下停車場時為止。停車場入口站有穿製服的保安員,無專用通行卡無法入內,我們的車至此再前進不得。這家賓館常有國際會議召開,因而多有要人下榻。訪日明星亦常住此處。作為一項所需安全措施和隱私保護措施,另設了VIP專用停車位以區別於一般住宿客人用的停車場,所用數台電梯亦為獨立專用,運行狀態外人無從得知。就是說,在這裏辦理住宿手續和退房手續可以完全避人耳目。而這輛“奔馳”確保和利用的便是這樣的VIP專用車位。對於本刊的詢問,賓館方麵小心而簡單地解釋說:此類車位是在“平時”嚴格的身份調查的基礎上以特別租金專門租給具有相應資格的法人的。關於使用條件及使用者等情況則不知其詳。

這個賓館裏既有購物廊又有數間酒吧和餐廳,另有婚禮廳四個會議廳三個。這就是說,若非有特殊權限,在如此眾多的非特定男女晝夜絡繹不絕的場所調查乘坐“奔馳”之人的身份是不可能的。車上下來的人鑽入眼前專用電梯,在適當樓層下來直接融入人群之中,不難明白其采用的是滴水不漏萬無一失的保密係統,從中窺知的是金錢與權利的過度介入。據賓館說明也可以想見VIP專用車位的租借裏喲內實非輕而易舉之製。所謂“嚴格的身份調查”想必有擔負外國要人警衛人物的保安當局參加與意見,需要政治門路,並不是說有錢即可,而同時又需大額租金自然無須贅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