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卷 中流砥柱 (237)交待(2 / 2)

他這樣勤勞王事,旁人自然沒有什麼話好說,於是一時默然,三人拱手而別。

第二天天‘色’微明,李鴻章已經起身裝束完畢。在軍中當然要行軍中的規矩,穿的是軍服皮靴,一身利落。就是軍風紀一扣之後,全身被約束的極為難受。

李鴻章初入軍中時,光是穿軍裝這一條就差點要了他地小命。不過到了後來,李鴻章倒是明白了,軍裝,就是約束軍人,提高軍人的內省與自我約束,還有軍人的榮譽感之用。如大清的軍服,拖遝難看,怎麼看,不是叫‘花’子也是囚犯,這樣一支軍隊,很難‘激’起人的軍人榮譽感。

不過領悟這種大道理還沒有幾天,這一身衣服卻眼看就要穿不得了。他一麵用青鹽涮牙洗漱,一邊滿腦子‘亂’想。

卻不知道,新內閣成立之後,穿的是什麼官服?聽說大帥對大清服飾並不滿意,用大帥的話說,文武官員身上帶的補子,源於唐宋時地吉服,喜慶日子穿著好看,添些喜氣,而不足為常法。官員穿著一身地鳥獸,不太莊重。況且,衣冠禽獸已經成了一句罵人話,新朝新氣象,大帥雖要複漢唐衣冠,不過看來官員的新服,倒不象前朝那樣用補子或頂子來區別品級了。

這一條,倒顯地不如淮軍的軍服可愛了。

軍服之中,特別是將官的服飾,製作的特別‘精’致細膩,不僅是料子和工,光是肩頭上飾的金星就是純金所製,一顆將星在肩,行走軍中也好,民間也罷,望向他李鴻章的眼神,自然是無比仰慕,令人陶醉。

美中不足的當然也有,金星隻有一顆,而不似吳長慶與周盛‘波’那樣的兩顆金星,一切儀衛也都是飾有一星模樣,比如他的將旗。

好在這下大翻身,到淮安之後任內閣副大臣,金星雖然沒有了,不過與三顆金星的丁寶楨地位相同,這一下,可當真算是揚眉吐氣!

現在淮軍將領一級的享受,已經算是與當年絕然不同。身邊有專‘門’的儀衛隊,有專責送信的傳令,也有照顧日常起居的勤務,還有負責協助他的中軍副官,也有參謀副官,負責解說軍事常識。

日常用度中,也有不少淮安自產或是少量進口的洋貨。比如‘肥’皂與穿衣鏡之類,用起來就極為方便。穿衣鏡是淮安自產,裝飾都用中國習慣,用起來極是舒適,而‘肥’皂卻是進口,據說淮安有意自產,不過總還得過一兩年之後了。便是牙膏,也有進口傳供將軍一級使用的,不過李鴻章用慣了青鹽,反而覺得牙膏那玩意用不爽利,於是便仍然用青鹽擦嘴。

現在呈現在鏡中的,是一個三十多歲,正是男人巔峰時的由青年步中年分界時模樣的李鴻章,這個時候,‘精’力仍然如青年那樣旺盛,然而思想閱曆已經趨於成熟定型,很多不恰當的惡習已經被主人自己摒棄,而此時的李鴻章,不論從儀態到‘精’神,再到城府氣質,都是處於巔峰時刻,所以他的信心,也是無與倫比的強盛。

“來!”

李鴻章喚人,向來不喜歡多說半個字。他的勤務兵已經服‘侍’完他換衣洗漱,所以這一聲傳喚,自然是傳副官與傳令和儀衛上的人。

他的軍事副官佩上校軍銜,卻是不折不扣的講武堂一期畢業生。配給李鴻章這樣的上官,卻是很覺委屈。

畢竟,李鴻章不是純粹的軍事長官,他在第六鎮中,也多半是被谘詢的客卿一樣的人物。遇到事情,李鴻章多半不肯直接建言,臨敵戰陣之時,也輪不著他這個翰林出身的副總鎮去衝鋒陷陣。

這樣一來,他的衛士與副官們當然覺得無趣,而最要命的,是跟隨這樣的的長官在軍中是否有前途。

軍中不管怎麼說,也是山頭林立,跟對了一個老長官,將來前途自然一片閃亮,而跟了個黑長官,自己也隻能黑到底了。

副官的這種小心思,李鴻章自然也明白的很。不過他在淮軍中並沒有追求,也隻得委屈對方罷了,今日看到副官板著臉進來,想必是對自己傳喚的方式不滿,李鴻章突然一笑,點著副官隻道:“我就要離開淮軍了,臨行之際,小子你不想我寫封書子給吳總鎮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