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你先做著我嚐嚐吧。”
張美蘭說著,又投入到吃飯當中,林靜好也不打擾她,待完吃飯,收拾了碗筷又給張美蘭倒了杯熱水,擦了桌子就進廚房收拾去了。
林靜好幹活利索,收拾起來也很快,無非就是洗洗涮涮,那一小瓷盆燉菜讓他們娘倆吃了個幹幹淨淨,饅頭還剩了幾個。
不過林靜好倒是剛飽,張美蘭肯定是吃撐了,林靜好笑著把碗筷瓷盆都放在鍋裏,一起放到水龍頭下接水,之後拿洗碗布細細的擦著。
距離她來這個家裏已經五天了,這些東西她都用的順手了,剛來的時候也挺絕望的,她本來一個大好青年,好不容易拿上了高級西點師證,準備大展宏圖……
結果一個意外,竟然搞上了穿越!把她從新世紀直接傳送到1984年……還是穿到了她看過的一本書裏。
最慘的是……
這要是主角就算了,偏偏她就穿到了林靜好這個炮灰配角身上,沒多少戲份不說,父母離異,親爹給了點錢就把他們娘倆趕出了門,奶奶也是個極品,就沒打算再認這個孫女。
但林靜好懂一個道理,既來之則安之。
雖然她學的是西點,中式點心她也是有一些涉獵的,點心本一家,一樣通樣樣通,林靜好想了兩天,她也不算是趕上特別不好的年代,也就是東西不太全乎。
但她熱愛做糕點,在這個行業也做了不少年,這個時候剛改革開放,人民意識裏已經有享受生活的苗頭,利用起來她的手藝,慢慢來,日後也不是不能賺大錢,瞧著張美蘭沒有回絕的意思,她反而更有幹勁了。
第二天一早,張美蘭早早就走了,在桌上給林靜好留了三塊錢,她家就兩口人,她和張美蘭,吃不了多少,放久了也是壞。
這次張美蘭特意給林靜好多放了五毛錢,林靜好小心仔細的裝好,提上張美蘭自個兒編的大籃子就趕緊出了門。
雖然他們是住在縣城裏,但是沒什麼積蓄,又被親爹趕了出來,隻能在縣城邊租了個小房子,一個客廳放了一張簡陋的床一張圓桌兩個凳子,帶一個衛生間一個小廚房,離縣城中心也遠得很,林靜好要是趕得及下午做飯,這就得趕緊走才行。
林靜好不太認路,大半個小時才走到市場。
早上人多,都是趕集的,林靜好也是第一次來,一路上問了好幾個人,到了才真是感慨這八十年代真是生活水平提高了,她又在靠南的小縣城,票證正在慢慢停用,這農副產品好買,買的人也多了,跟搶著似的。
很快她也加入了戰鬥,擠來擠去的總算裝滿了籃子,她買了八斤粗麵,兩顆大白菜,土豆胡蘿卜各十個,又奢侈的買了一斤棗兒,一袋紅糖,五兩豬油,一些蔥薑蒜,剛好兩塊五,這些就夠她和張美蘭吃個七八天了,再多的她也拿不動。
東西多,到了中午林靜好才總算是趕回了家,把籃子放下,隨便蒸了兩個昨天剩下的饅頭,也不就菜,直接咬著吃了。
邊吃邊把買來的菜收拾收拾放好,洗淨了手,倒了一斤麵在小瓷盆裏,之後和了水,又加了一小勺豬油,揉成一個麵團子,把鐵盆往瓷盆上一扣放到一邊,讓麵發著先。
兩個饅頭下肚,林靜好全身都是力氣,早上的疲憊也一掃而光。
把一斤紅棗拿出來,林靜好細細洗幹淨,放在大碗裏擱蒸饅頭鍋裏蒸上十五分鍾,拿出來,棗香味兒飄得滿屋都是,不耽擱功夫,她立馬把棗子放在鐵盆裏,把棗核都挑出來,用擀麵杖把棗子搗碎成泥,全部放到炒菜鍋裏。
接下來就是炒餡兒了,雖說是炒,倒是不用油,小火幹炒一下,林靜好往裏麵兌了少許水,又少加了一點紅糖,不斷地攪拌直到粘稠,倒入小碗裏頭,也就是滿滿一碗。
做完這一係列的時候,時間已經不早了,這兒沒有工具,搗棗兒又是個大工程,耽誤了不少時間。
林靜好加快了手速,立馬在鍋裏倒了一點兒豬油,又拿出麵粉到了三兩進去,中火翻炒,炒成黃金色,出鍋,迅速又添了二兩麵粉,揉勻,切成十五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