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各位像我一樣曾悲催地準備過GRE,那麼一定會對這麼個拉丁文詞彙記憶猶新:“annus_mirabilis”,它的意思是“奇跡年”。
史學上稱1905年為奇跡年。這一年,有一位長得像猴子的猶太青年發表了5篇論文,盡管這些論文後來推動了人類世界科學,哲學研究事業跑步式地向前發展。可在當時,這些論文的發表卻猶如石沉大海,毫無波瀾。多年後,這位猶太青年終於獲得了諾貝爾獎,開始實至名歸,揚名立萬,連史學界也主動向他示好,以他的名字命名了1905年。
同樣,在1905年,另外一位猶太學者發表了3篇論文,本來指望著拿點論文稿費,回家討老婆歡心的這位猶太醫生打死都沒想到,他的論文在當時保守的德語學術界排山又倒海,男女老少群起攻之:“下流胚”“Se情狂”“登徒子”。他開始成為最不受歡迎的人,用來養家糊口的私人診所也備受連累,一時間門可羅雀。然而,多少年後,他也同樣一不小心淪為名人,一臉青春痘的青年們都喜歡色眯眯地討論他的理論,他的書成為暢銷書,幾乎人手一本。
你猜得沒錯,第一位猶太青年名叫阿爾伯特·愛因斯坦,第二位就是本文的男豬腳:西格蒙德·弗洛伊德。他1905年發表的那三篇論文分別是:《多拉的分析》《玩笑及其與無意識的關係》《性學三論》。又過了很多年,這兩位已經在學術圈掌握了話語權,張牙舞爪、齜牙咧嘴的猶太大牛在柏林親切見麵,談話內容可以摘要為:那些年,我們一起寫過的paper。
以上兩個案例告訴大家一個不爭的事實:人們總喜歡仰視膜拜熠熠發光的英雄,卻從未思考如何才能練就一雙火眼金睛識英雄於未顯之時。
開門見山,弗洛伊德是個居家好男人,盡管他的研究內容開放又前沿,盡管他著作中“性變態”“性衝動”“性倒錯”之類的詞彙高頻度出現,但這並不能證明弗洛伊德就是個色老頭Se情狂性變態。弗洛伊德是個地地道道不折不扣的好男人:在最好的年齡談了一次戀愛,結了一次婚,娶了一個老婆,一輩子琴瑟和鳴鶼鰈情深。雖說他的女學生中不乏香豔之流,比方說尼采同學一輩子的“香飄飄優樂美”莎樂美同學就是弗洛伊德的美女弟子。盡管如此,師生之間也從未有半點花邊新聞傳出來。然而,這世道總是如此荒謬,理論的懷疑批判總會上升到人格的懷疑批判,輿論放不過弗洛伊德,詆毀之詞不絕於耳。為證明自己,苦逼的弗洛伊德不得不放下男子漢的尊嚴,他無奈地自我披露:“我不是Se情狂,我從41歲開始就停止了夫妻生活!”
弗洛伊德最有名的一本書叫作《夢的解析》,寫完這本書時,弗洛伊德意氣風發揮斥方遒,在扉頁上用維吉爾的詩題詞:“假如我不能上撼天堂,我將下震地獄。”可憐的弗洛伊德打死都沒想到,天堂地獄他到底沒夠著,唯一撼動的卻是自己,因為這本書花了8年才賣了不到600本。這都怨當時的圖書編輯不諳市場之道,要是打上個“周公解夢,預知未來”的小廣告,怎麼也不至於落個如此慘淡的下場。
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學說是一個龐大的理論體係,我可以為大家簡單地概括為四部分:無意識理論、夢的理論、性本能理論與人格理論。其中,無意識理論是弗洛伊德所有理論的出發點。在無意識理論的基礎上,弗氏又建立了夢的理論、性本能理論以及人格理論。在弗洛伊德看來,人的意識包含了兩大類:意識與無意識。意識就是能為大家所認知的觀念的集合體;而無意識潛伏在意識之下,不為人所知。無意識又可分解為:能轉化為意識的前意識,壓抑很深不能轉化為意識的無意識。弗洛伊德曾打比方說,人的全部心理活動猶如冰山,那些顯現出來的意識無非是露出水麵的冰山一角,而無意識才是藏匿在水下冰山的絕對構成。無意識是人類行為背後真正的推動力!
關於意識、前意識、潛意識三者的關係,弗洛伊德有個生動的比喻:人的心理活動就是一座三層小樓。樓頂住著意識先生們,他們溫文爾雅高尚有道德;他下麵住著前意識們,這些人比較安靜守禮。在樓梯中間有一位警察站崗,但是警察叔叔對前意識們比較nice,他們可以經常上樓拜訪意識先生們。住在最底層一天到晚騷亂不休、文化程度比較低的就是潛意識們,他們每天都企圖逃過警察叔叔的監控,溜到樓上打擾意識先生。這群狡猾的潛意識們要麼偽裝自己,把自己打扮成前意識,要麼就等夜晚來臨,警察叔叔睡著了,他們就躡手躡腳偷偷溜上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