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章 大舞台(2)(3 / 3)

當西柏坡成為中國人民革命的指揮中心,成為大決戰統帥部的時候,中國人民解放軍已經成為有著280多萬人的鋼鐵大軍,其中有野戰部隊10個兵團、50個縱隊、156個旅(師)。當時我軍的主要序列是:

1948年5月,以原晉察冀解放區為主,成立了華北軍區,由聶榮臻任司令員,徐向前、滕代遠、蕭克任第一、第二、第三副司令員,薄一波任政治委員,趙爾陸任參謀長,羅瑞卿任政治部主任。原來晉察冀軍區的部隊和晉冀魯豫軍區的部分部隊共同組成華北野戰軍,司令員和副司令員與華北軍區同。華北野戰軍下轄三個主力兵團:

第一兵團司令員兼政委徐向前,副司令員兼副政委周士第,參謀長陳漫遠,政治部主任胡耀邦。一兵團下轄三個縱隊:

八縱司令員兼政委王新亭,副司令員兼參謀長張祖諒。

十三縱司令員韋傑,政委徐子榮。

十五縱司令員劉忠,政委袁子欽。

第二兵團司令員楊得誌,政委羅瑞卿(兼),參謀長耿飆,政治部主任潘自力。二兵團下轄兩個縱隊和三個獨立旅。

三縱司令員鄭維山,政委王宗槐。

四縱司令員曾思玉,政委王昭。

第三兵團司令員楊成武,政委李井泉,副政委兼政治部主任李天煥,參謀長由唐延傑兼任。三兵團下轄三個縱隊:

一縱司令員唐延傑,政委曠伏兆。

二縱司令員陳正湘,政委李誌民。

六縱司令員文年生,政委向仲華。

除以上三個兵團外,華北軍區還直轄兩個縱隊:

七縱司令員孫毅,政委林鐵。

十四縱司令員暫缺,政委甘渭漢。

華北兵團位於黨中央周圍,是中央的直屬兵團。1949年2月,華北野戰軍的第一兵團改為中國人民解放軍第十八兵團,撥歸第一野戰軍指揮。1949年1月,華北野戰軍第二兵團改為中國人民解放軍第十九兵團,4月,撥歸第一野戰軍指揮;11月,改歸第二野戰軍建製。1949年1月,華北野戰軍第三兵團改為中國人民解放軍第二十兵團,仍屬華北軍區;6月,二十兵團仍然歸屬為中央的直屬兵團。

由陝北地區的陝甘寧晉綏聯防軍和晉綏野戰軍為主於1947年3月16日組建的西北野戰兵團,在1947年7月31日被中央軍委更名為西北人民解放軍野戰軍,簡稱西北野戰軍。司令員兼政委彭德懷,副司令員張宗遜、趙壽山,副政委習仲勳,參謀長閻揆要,政治部主任甘泗淇。西北野戰軍下轄六個主力縱隊:

一縱司令員賀炳炎,政委廖漢生。

二縱司令員兼政委王震。

三縱司令員許光達,政委暫缺。

四縱司令員王世泰,政委張仲良。

六縱司令員羅元發,政委徐立清。

七縱司令員彭紹輝,代政委孫誌遠。

1948年5月8日,鑒於中原地區幾個解放區已經連成一片,中共中央決定成立中原軍區,原晉冀魯豫野戰軍改稱中原野戰軍,野戰軍首長由軍區首長兼任。司令員劉伯承,政委鄧小平,副司令員陳毅(仍兼華東野戰軍司令員和政委)、李先念、鄧子恢,副政委兼政治部主任張際春,參謀長李達。中原野戰軍下轄7個主力縱隊:

一縱司令員楊勇,政委蘇振華。

二縱司令員陳再道,政委王維綱。

三縱司令員陳錫聯,政委彭濤。

四縱司令員陳賡,政委謝富治。

六縱司令員王近山,政委杜義德。

九縱司令員秦基偉,政委李成芳。

十一縱司令員王秉璋,政委張霖之。

1947年1月25日,根據中央軍委決定,原新四軍、山東野戰軍、華中野戰軍的番號撤銷,統一整編為華東軍區和華東野戰軍,司令員兼政委陳毅,副司令員粟裕,副政委譚震林,參謀長陳士榘,政治部主任唐亮。華東野戰軍下轄12個主力縱隊。1947年8月,華東野戰軍曾經分為以陳毅、粟裕為首的外線兵團和以許世友、譚震林為首的內線兵團。

1948年3月,華東野戰軍先後被編為四個兵團,野戰軍司令員兼政委陳毅(是年5月,陳毅到中原軍區和中原野戰軍任副司令員,華東野戰軍司令員兼政委的工作由粟裕代理),第一副司令員粟裕,第一副政委譚震林,第二副政委粟裕,第三副政委宋任窮,參謀長陳士榘,政治部主任唐亮。當時的四個兵團是:

第一兵團(又稱粟裕兵團)司令員兼政委粟裕,副司令員兼第一副政委葉飛,第二副政委金明,參謀長張震。一兵團之下轄三個主力縱隊:

一縱司令員和政委由葉飛兼任。

四縱司令員陶勇,政委王集成。

六縱司令員王必成,政委江渭清。

(本章完)

上一頁 書頁/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