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章 困長春(2)(3 / 3)

從即日起,阻於市內市外之長春難民,即應開始放行,凡願出來者,一律準其通過。因長春民食早已用盡,如不放出,將使市民大批餓死。望你們依此作出計劃,分批地但又是盡早地開放,做到於十天內放完。對出城之難民,應發動地方黨及軍隊力量,盡一切可能組織救濟,宣傳慰問,對老弱走路無力者幫助人力及馬車的輸送。第一步應就附近各縣分批疏散安置,發動群眾救濟,使其出城後不再死去,或者少死,借以挽回影響,取得民心。混在難民中的特務,應予以清查扣留;敵方官兵一律收容,送吉林解放團訓練。中學二年以上學生、技術人員、專家等應努力爭取來我區服務。以上開放難民出城,不是對長春敵人解圍,圍困敵人的工作,仍需繼續,不得鬆懈。關於防止敵人利用秋收出城搶糧,應組織軍民及時搶割搶收等,即照兵團指揮部的計劃加緊進行,將執行情況望隨時電告。

這是我軍發揚人道主義精神,為了進一步瓦解敵人而采取的一項重要行動。長春前線的圍城指揮所立即遵照東總的指示采取了一係列措施,將饑民全部放出並給予安置。為了保證放出城的饑民都能得到安置,這種放行未敢無限製地敞開,而是每個哨卡一天放出2000人左右,將其安置在臨時趕建的幾十個收容所中。為了防止饑民在饑餓衰弱的情況下一下子吃得太多而使腸胃出毛病,收容所頭兩天先給饑民吃稀飯以後逐漸改吃正常食物。這項工作是以流水作業的方法進行的,收容所中的饑民送到可以生活的農村去之後,又接納下一批饑民,一直到長春解放為止。當時隻是在收容所中就發放了4000噸糧食、250公斤鹽,方才把從“真空地帶”放出的饑民從死亡的邊緣拉了回來。在一個多月中,總共安置長春的出城饑民20萬人左右。

在長春城中,由於蔣介石命令鄭洞國必須死守,鄭洞國明知守不下去卻也不得已而為之。在“殺民養兵”的指導思想之下,在“隻要長春城,不要長春人”的殘酷驅趕下,10萬軍隊活下來了(為了對付我軍的進攻,鄭洞國直到長春城破時都還控製了一大批軍糧,以備在最後關頭時讓軍隊作戰。所以,城中的軍人有不少餓得發病、水腫,但沒有餓死的。在所有當時守城的國民黨軍政人員的有關記述中,一致承認當時沒餓死過一個軍人),大批的老百姓卻餓死了。當時的長春市長尚傳道在他的回憶錄中有一節的標題是《殺民養兵政策的結果》,文中說:當時所見是“餓殍載道,白骨累累”,“屍橫遍野,呻吟之聲不絕,儼似人間地獄”,“到10月19日長春解放為止,根據人民政府進城後確實統計,由於國民黨’殺民‘政策餓病而死的長春市民共達12萬人。人民政府進城以後,在卡哨內外地區掩埋屍體約8萬具(按:尚傳道回憶的上述兩個數字可能不很準確,我軍在長春解放以後的一份報告中說是1.3萬多具)。卡哨以內居民,幾乎每家都有親人死亡,這是亙古少有的對人民的浩劫。”鄭洞國在晚年回憶一生時說:當時長春的“悲慘情景,目不忍睹,長春市變成了陰森森的世界”。正因為如此,“多少年來,每每追憶起長春圍城時的慘狀,我都不免心驚肉跳,尤其對長春人民當時所遭受的巨大災難和犧牲,更感到萬分痛苦和歉疚,此生此世我都將愧對長春的父老百姓”。

五、突圍的夢不再想

在長春這座“死城”之中,困著的是10萬血氣方剛的軍人。雖然他們自知前途渺茫,但不能不為可能尋找到的出路而做最後的努力。這其中,有還寄希望於蔣軍可能到來的救援,有打算拚死突圍的,有聽天安命而隨大流的,也有若幹開始考慮與蔣家王朝分手而棄暗投明的。10萬大軍在我圍城數月的軍事壓力和政治攻勢之下,必然會出現矛盾,出現分裂。這種情況發展的最終結果,是六十軍軍長曾澤生率領全軍起義。

蔣介石和衛立煌對長春這10萬守軍,原來還有過派軍隊援救的打算。當北寧線打響之後,連頭等重要的錦州都保不了,也就完全無法顧及長春,雖然表麵上仍然在不斷地給長春的高級將領稱兄道弟的來電來信,表示“大軍即將前赴解圍”之類,但事實上是根本無力解圍,隻得多次命令長春守軍冒險突圍,自尋生路。蔣介石並不是不知道突圍已沒有成功的可能,但是一旦突圍失敗可以把責任歸集為突圍者指揮不當、作戰不力,讓當事者承擔罪名。鄭洞國心中當然也明白這一點。但是為了逃生,舍突圍別無他路,他也就打算拚死突圍。10月初,他知道我北滿主力已經南下北寧線作戰,於是就命令新七軍做了一次試探性進攻,目標是大房身機場,想先奪回機場,恢複對外的空中交通。

(本章完)

上一頁 書頁/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