別看鄭靖業已拜相,能給兒子娶上這麼個人家裏的女孩子,雖非本宗,也是高攀了。跟人家比起來,鄭家就是真·暴發戶。

饒是杜氏身為宰相之妻、一品夫人,也會給三媳婦更多的尊重。虧得世家女孩子教養好,趙氏也不很敢在夫家拿大,雖然從小到大的教養擺在那裏,也會露出一些與這個家庭的不同來,與婆母、妯娌、小姑子相交倒並不淩人——稍有不習慣也是難免。

似這般特意提到親家的事兒,杜氏也是下意識就去做了。

鄭琰進屋之前估計是已經有人往裏稟報過了,等她邁進門檻,屋裏已經沒有說話的聲音了,杜氏招手對鄭琰道:“七娘過來坐。”杜氏獨在一張長榻上坐著,媳婦們在底下坐塌上分序坐定,鄭琰很習慣地跑去與杜氏對坐:“阿娘,我又要添侄兒了?”

杜氏笑道:“快見過你嫂嫂們,”指趙氏道,“還不賀過三娘?”

鄭家這三個媳婦兒都是比較標準的“賢妻”相,就是那種看起來好生養,實際上也好生養,慈眉善眼。相較起來,鄭琰倒覺得她這輩子的親媽杜氏,眼睛裏隱著更多的果敢。

方氏比鄭琇還要大上一歲,兒子都快能博個蔭官了,這兩年來力圖持重,衣服也不穿帶過多文繡的,首飾也不肯插滿頭。她的家族不是全國知名,也是一郡之望,自己又是這一家的宗婦,更不肯在趙氏麵前顯得不堪。

關氏原就出身不壞,倒是三妯娌裏最顯活潑的一個。方氏、趙氏兩個人的話加起來也沒有她一個人多,偏偏她話多得並不令人討厭。這裏麵關氏那副好嗓子也是居功至偉。

趙氏最年輕,還沒有顯懷,一身天青色的衫子,上麵繡著暗紋,是低調的華麗。

姑嫂二人廝見一回,杜氏摟著女兒道:“可惜四娘不在家。” 鄭瑜已嫁,因嫂子有孕這樣的“小事”專程去報信還把她弄回來,即便是奸臣宰相家,也略顯囂張了些,何況鄭家是絕對不會承認自家是囂張跋扈的奸相之家的。

又說:“過一會兒你阿爹、哥哥們就該回來了,三郎怕不要樂得飛上天去。”

女眷們一處說些閑話,因有鄭琰這個小姑娘在,大家又拿捏著不在趙氏麵前顯得俗,話題倒是很有分寸。

光看這樣兒,誰會覺得這家會敗啊?!

——————————————————————————————————————————

如果看另一處場景呢?

作為一個國家的宰相,鄭靖業並非一家獨大,真要這樣,不用等鄭琰有什麼念頭,這相府也到了不想篡位就等著被收拾的時候了。這坑爹的大郤朝的官製發展至今,光宰相就有五個,隻不過鄭相比較囂張比較討人厭卻又不討皇帝厭罷了。

得皇帝喜歡,又有能力,還囂張,鄭靖業就非常忙。

早起五鼓、晚睡半夜,天不亮去上朝,在單位食堂吃飯,直到傍晚才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