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傅淩篇~

傅淩,出身世家,自身條件頗為優秀的一個女子。人說“誰的青春沒遇過個把渣”,傅女士的遭遇比較慘,她遇了個渣男,更倒黴的是,她還嫁給這個渣子了。

彼時全國性的科考已經推行了兩百年了,大批優秀人才通過這種形式湧現了出來。世家的觀念也隨著這些改變的深入,發生了一些變化——隻要是確實優秀的人才,也不是不可以聯姻。⑧本⑧作⑧品⑧由⑧思⑧兔⑧在⑧線⑧閱⑧讀⑧網⑧友⑧整⑧理⑧上⑧傳⑧

田季安就是這樣的優秀人才,功課一把抓,考試也是優。說田季安是渣呢,這個評語也不是特別確切。他是鄉間農人出身,事父母至孝,對老師夠尊敬,對手足夠親愛,為人也是廉潔自好。家裏麵呢,父母也是勤勞儉樸的好人。

傅氏算是開明的了,看田季安年富力強,小夥子相貌也不錯,打量著似崇道堂創校人那樣,投資一個潛力股。這樣做也沒有什麼不對,唯一的不對就是——人不對!

也是世家傲氣使然,也是心疼女兒,更是不能讓人說瞧不起女婿,傅家很是盡心地給女兒辦了大筆的嫁妝,連宅院都有了——田家貧,恐居住的地方小。傅家待親家也客氣,臨嫁前還特意囑咐女兒:“你既也覺不錯,就認真過活,順著點兒。好東西也給你準備了,他們家貧,大不了咱們補貼,隻有一條,不要以為是謝恩,那樣誰也受不了。”

傅淩認真聽了,暗暗點頭。她全家都是認真篩選過田季安的,孝義忠悌,樣樣行。也決心過過日子。

不想新婚沒三天,就發現這情況不太一樣。

田家是勞動人民出身,說純樸,那是真純樸,田父自己不好說,田母出麵與兒媳婦說,家裏雇這麼多仆人太浪費了,有事家裏人自己就做得了。把雇來的仆人給辭了,前後三進庭院,就自家人住了——唯因院子太大,留一門房、一廚娘、一車夫。田家人覺得寬敞,傅淩覺得沒人陪,空得慌。

接著,一應衣食住行都要自己動手,洗衣做飯不用說,田母閑不住,把後院花園裏的鮮花全刨了種上了菜,還招呼兒媳婦們一起種菜。兩個嫂子挑水澆園、施肥拔草的,傅淩嫁後已經換上了布衣,見此情景也隻有幹瞪眼。暗道,既然是嫁了來,就不計較那值上千貫的花了吧,反正都當陪嫁了。

晚上偶與田季安一提:“長輩們年事已高,還要勞作,太艱難了,還是雇些人來幫傭吧。莊上的糧食瓜菜也夠吃了。”

田季安當時答應得好好的,回去與父母商量。

田母還很講道理:“那都是她的陪嫁,這個我懂,是她的,以後要留給子孫的。我們不用,你們也不要用,多攢些兒,留給子孫多好?反正都是我孫子的,留著唄,她如今花用了,留給孩子們的就少了。”

田季安還說一句:“如今也不是供不起,大家舒服些不是?”

田母道:“四郎,你媳婦是大家子出身,可咱們家不是,是委屈她了。誰叫咱們家就是這個樣兒呢?以後要過一輩子的,初閨媳婦,落地孩兒,要教的。一家一個模樣。你幾個嫂子不是也這樣做了嗎?”

田季安是個孝子,老婆和老娘,權衡一下,他還是順了老娘。

太孝順友愛了!

傅淩很是頭疼,一想田季安所說也有道理,她已是田家婦了,儉樸就儉樸吧。可真是受罪!她在娘家平日也早起,那是起來跟長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