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會小心行動,不會有事。”
“栗阪哥哥來拜托您什麼事?”
本間看了一眼電視屏幕上顯示的時間,說:“你要遲到了。”
小智不甘願地背起了書包。 “爸爸根本就是不能好好待在家裏的人!”他一臉無奈地說。
“我又不是獨自出去對付整個暴力組織。”
“這次如果跌倒摔斷了腿,我才不管你。”
“你才要路上小心點呀。”
“謝謝你的噦唆,我出門了。出門小心啊。”小智說完又加了一句,“後麵的那句出門小心,等爸爸出門時再重複放一次來聽。”
本間笑著說:“好,我知道了。”
看著小智生氣地上學,本間心中著實過意不去。但是天氣既然已經放晴,就沒辦法了,畢竟答應人家的事就要照辦。
小智出門後,本間立刻從椅子上站起,來到窗邊向下看。這個小區的小學生各自以樓層為單位結伴往學校所在的南方走去。不久便看見包含小智在內的七人小隊穿過樹叢走向小區裏的人行道。
半路上遇見被堆成小山的肮髒積雪,孩子們伸手去摸。
“好硬呀。”
“濕溻溻的。”
“好髒。”
孩子們紛紛發出被積雪出賣的不平呼聲。的確,對小孩子而言,傍晚開始下起的大雪到午夜才停,清晨開始融化的積雪是絕對不能放過的新鮮玩意兒。但就像是撩撥人心的說謊女子一樣,正準備大玩一場才發現無法如願。
為了避開擁擠的交通高峰時間,本間一直在家裏耗到十點。其間他仔細查看了目的地的地圖,以減少冤枉路,另外也查了一下“個人破產”的準確含義,看有無線索可循。 《國語辭典》上沒有該詞,他接著翻閱《現代用語辭典》,原本未抱什麼期望,沒想到居然有說明的文字。
個人破產:法院主持,將債務人所有財產公平分配給債權人的製度是為“破產”。債務人完成破產手續後,即可因“免責”而從債務中解脫。其中有所謂債務人本人提出申請的“個人破產”。近年來,為了解決囚濫用信用卡、個人融資等多重債務人的困境, 申請的件數有增加的趨勢。這種個人破產者,相對於一般的企業破產,又稱“消費者破產”;破產者因為破產而受到某些資格的限製,但可因免責而“複權”。此外,其破產事實並未登記在戶籍上,故其選舉權、被選舉權等公民權不會因此而被剝奪。
老實說,對於最後幾行的說明,本間有些驚訝。他過去對這種事的態度很漠然,以為一旦破產,該事實將跟隨其人一生。像本間這種工作性質是調查別人隱私的人都有如此想法,一般人更會有這種根深蒂固的觀念。所以這種用語辭典才會特別加上一句說明,表示不會有這種事。看來想隱瞞破產事實是很容易的,不,甚至不必刻意隱瞞,隻要閉嘴不說就沒事了。
比如,關根彰子隻要不申請新的信用卡,過去破產的事實就不會敗露。就像之前她不是都說自己從未申請過信用卡嗎?莫非在和也勸她辦新卡時,她以為破產已經過去五年,應該沒事了,結果期待落了空?
本間將厚重的辭典放回書架,開始作出門的準備。一早出門就——他有一種老百姓的罪惡感,但還是打電話叫了輛出租車載他去車站。
他提過屆時會申報費用,和也無條件地答應了。就常識而言,這也是應該的,即便是親戚之間也應該事先說清楚。反正隻要確實能拿到收據,本間打算這一陣子好好利用出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