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武則天一母所出的姐妹中,大姐嫁給了賀蘭越石,生下了一個兒子叫賀蘭敏之,一個女兒就是賀蘭姑娘;武則天的三妹嫁給了郭孝慎,結果夫妻倆雙雙早逝。
這個世界上與武則天最親的娘家人就是大姐以及外甥、外甥女,武則天一度也把他們當成最親的人。
好景總是不長,矛盾還是隨著飛逝的時光出現了。
武則天的大姐夫賀蘭越石早逝,大姐便經常帶著女兒賀蘭姑娘進宮找武則天聊天,日子一長,李治對這對母女的感情產生了微妙變化,進而很是寵愛。李治先是封武則天的大姐為韓國夫人,在韓國夫人去世後,他又封賀蘭姑娘為魏國夫人,還想把賀蘭姑娘留在宮中,至於名頭,他還沒有想好,正在猶豫之中。
就在這個時候,武則天已經看透了李治的意圖,鬧了半天,李治是在打外甥女的主意,這讓武則天非常不安。
單論血緣關係,其實她應該為外甥女高興,然而轉念一想,她被自己的想法嚇住了,自己當年能憑借手腕登上皇後寶座,那麼比自己年輕又比自己貌美的外甥女會不會如法炮製呢?
一切皆有可能。
想到這一層,武則天意識到,到了將賀蘭姑娘以及武惟良、武懷運一起處理掉的時候了,他們都將陷入自己設的連環局之中。
公元666年,李治和武則天舉行了盛大的封禪儀式。儀式上,武則天展示了自己母儀天下的風采,讓自己成為全天下女人最羨慕的女人,與此同時,連環局也在同步進行。
武惟良和武懷運同全國其他刺史一樣,也參與了封禪,賀蘭姑娘作為武則天的特邀嘉賓,同樣參與了封禪。
一切都在正常運轉,連環局也在步步緊逼。
連環局的源頭是一張餅,一張抹上了有毒肉醬的餅。
抹上有毒肉醬的餅被武則天送給了賀蘭姑娘,賀蘭姑娘在吃之前或許還在感激二姨的恩寵,然而在吃下之後,就在心裏埋下了對二姨武則天的詛咒。
餅裏有毒,有劇毒。
賀蘭姑娘很快就跟著那張有毒的餅去了,她的進宮夢想也就此煙消雲散,而她的兩個遠房舅舅,也掉進了連環局。
幾乎在賀蘭姑娘毒發身亡的同一時刻,武則天便指出武惟良、武懷運是毒害賀蘭姑娘的凶手,連環局就此形成。
皇後說你是,你就是,不用辯解,辯解沒用。
這一年的八月十四日,武惟良和武懷運被處斬,同時他們在死後還被改了姓,以後你們不姓武了,姓“蝮”。
前麵說過,對楊女士不敬的團隊總共有五人,四個男人,一個女人,現在四個男人各就各位,剩下一個女人也在劫難逃。
在劫難逃的女人便是武則天的堂嫂善女士,她同樣沒有逃過武則天的報複。她先是被武則天以串通武惟良為名沒收到宮中做了一名婢女,然後在進宮後的某一天遭到了鞭打,鞭子是用有刺的荊條做的。
善女士的皮肉被打得一塊塊脫落,露出了白骨,然後在哀號中斷氣死去。
到這個時候,武則天長長出了一口氣,長達三十年的屈辱終於一一了結,別人曾經施加給她的,她加倍奉還了回去。
連環局結束了,武則天達到了自己的目的。
在大姐、三妹、外甥女去世之後,賀蘭敏之和楊女士就成了武則天最親的娘家人。一度,武則天也把賀蘭敏之當成最親的人。
公元666年,武元慶和武元爽在外地憋屈而死後,誰來繼承武士彠的爵位被提上了議事日程。
按照常理,武士彠的孫子武承嗣、武三思都有資格。然而武則天卻不想讓這樣的好事落到他們頭上,想來想去,最合適的人選還是外甥賀蘭敏之。
不過還有一個問題,賀蘭敏之姓賀蘭,並不姓武。
這個很簡單,把賀蘭敏之列入武氏家譜,改姓武就可以了,讓他作為武士彠的後嗣,繼承武士彠的爵位。
從此,賀蘭敏之不再是賀蘭敏之,而是武敏之。
憑借這層特殊關係,武敏之仕途平步青雲,很快便升遷為門下省弘文館學士、左散騎常侍,在姨父和姨媽麵前都是相當的紅。
不過他的紅,並沒有維持多久,很快他就因為一次談話被姨媽武則天懷恨在心。
談話是在李治和武敏之兩人之間進行,主題是賀蘭姑娘的死因。
李治說:“朕出去主持朝會時她還好好的,等我回來,她已經沒得救了,怎麼會死得這麼快呢?”
武敏之沒有回應,隻是號啕大哭。
這一幕被武則天的眼線看到,轉述給武則天。武則天仔細揣測了一番,得出了結論:這孩子看來是懷疑到我了。
武敏之什麼都沒說,武則天卻認為他已經懷疑到自己,或許這就是做賊心虛吧。
如此一來,武則天對武敏之再也沒有以往那樣寵愛,而是越看越不順眼,曾經最親的人,現在漸行漸遠。
四年後,武則天的母親楊女士病逝,當武則天還沉浸在悲痛中時,她卻聽說,武敏之已經脫掉孝服,奏上了樂曲,與歌女糾纏在一起。
武則天的心深深地被刺痛了。
不久,更深的刺痛又來了,這一次比上一次放大了很多倍。
原本武則天和李治已經看上了司衛少卿楊思儉的女兒,準備讓她做太子李弘的太子妃,結婚日期已經敲定,意外卻發生了。
就在結婚之前,準太子妃居然被強暴了。
誰幹的?武敏之。
碩大的一頂綠帽子居然要給太子戴上,武則天出離了憤怒,這個武敏之居然荒唐到這個地步,留他何用?
公元671年六月十一日,李治下詔將武敏之放逐到雷州(今廣東雷州),同時剝奪武敏之姓武的權利,從此之後你還是賀蘭敏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