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元盛世》reference_book_ids\":[7227073208686480417]}]},\"author_speak\":\"code\":0,\"compress_status\":1,\"content\":\" 公元710年六月二十四日,李旦登基稱帝,李唐王朝從此恢複正統。
雖然在公元705年李顯二次登基稱帝,但李顯依然活在武則天的陰影下。武則天引進的武氏勢力雖然受到削弱,依然分享著李唐皇族的權力,再加上後來居上的韋氏,李顯的政府更像是李家、武家、韋家三家的聯合政府。
現在李旦稱帝,猖狂一時的武家和韋家徹底退出曆史舞台,李唐王朝的正統正式恢複。
登基不久,李旦便把母親武則天的“則天大聖皇後”恢複為舊有稱號“天後”,由此拉開平反的序幕。
“則天大聖皇後”,“天後”,看起來差別不大,其實相去甚遠。
如果一直保留“則天大聖皇後”,那就等於承認武則天的周朝也是正統,武則天的所作所為是合法的,而回歸“天後”,是把武則天的人生後期清零,她在此期間的所作所為,已經不再被後人認可。
邁過了這道坎,李旦著手給一些人平反。
他首先平反的是二哥李賢,他追贈李賢為章懷太子,這便是“章懷太子”的由來。
在李賢之後,起兵失敗的李重俊也被恢複了位號,追贈為節湣太子,而被武三思迫害致死的敬暉、桓彥範、崔玄、張柬之、袁恕己全部恢複名譽,參與李重俊起兵的成王李千裏、左羽林大將軍李多祚也得以在身後恢複名譽。
在這些人之後,還有一個悲劇人物在時隔二十六年後終於被恢複名譽和生前官爵,這個人就是李治的托孤重臣裴炎。
裴炎的案子一度被武則天辦成了鐵案,在數次赦免中都特別強調,裴炎一族不在赦免之列。現在,裴炎終於得見天日,此時他已經長眠地下二十六年。
如果說裴炎被恢複名譽讓人感慨,那麼裴炎侄子裴伷先的經曆則讓人唏噓。
裴伷先原本受裴炎牽連流放嶺南,趁看守官員不注意,他從嶺南跑回了洛陽。裴伷先以為就此躲過了處罰,沒想到不久之後就被抓獲,被打了一百棍後又被流放到北庭,北庭位於今天的新疆吉木薩爾縣。
在北庭,裴伷先開始經商,由於他頭腦靈活,交際廣泛,買賣做得很不錯。不過在經商的同時,裴伷先經常派人到洛陽打探消息,身為驚弓之鳥的他比誰都關心朝廷的動態。
不久,他得到一個驚人的消息:政府要大規模處決像他這樣的流放犯人。裴伷先的汗毛頓時立了起來,他意識到不能在這裏等死,隨即開始向北逃命,一直逃到了遊牧部落。
普天之下,莫非王土,跑到天邊也能把你抓回來,不久裴伷先被抓了回來,等待他的隻有死路一條。
鑒於他的經曆比較特殊,北庭官員成立了裴伷先專案組,在裴伷先供認不諱後,專案組專門上疏武則天,請示如何處理這個特殊的犯人。
這時負責處決流放犯人的欽差已經到達北庭,除裴伷先之外,其餘流放犯人基本都被處決,裴伷先因為等待女皇批示,因此暫且羈押,暫緩處理。
這一緩就緩出了裴伷先一條命。
沒過多久,武則天向全國下達新的詔書,還沒有處決的流放犯人一律赦免,這樣裴伷先又撿回了一條命,他被釋放回洛陽,重新當起平頭百姓。
現在裴炎被恢複名譽,李旦主持的朝廷開始尋找裴炎的後人,找來找去,隻剩下裴伷先一人,李旦就把恩寵落在裴伷先一人頭上,委任他為太子詹事(太子總管府主任秘書),品級正六品,正處級。
此時的裴伷先經曆了二十六年的沉浮,也經曆了二十六年的人間冷暖,所謂寵辱,所謂去留,都不過是生命中的匆匆過客。在他的心中,或許早有一副對聯:寵辱不驚,看庭前花開花落;去留無意,望天空雲卷雲舒。
天下之大,千差萬別,南方春意盎然,北國千裏冰封,自然界如此,人類社會同樣如此。
就在天下人感受李旦的恩澤時,卻有人不領他的情,相反在暗中謀劃推翻李旦,然後自立。
這個人是誰呢?李顯的次子——譙王李重福。
說起來,李重福也是個可憐孩子,他的一生就是諸多皇子悲劇的縮影。
李重福剛出生時,和其他皇子皇孫一樣,含著金鑰匙出生,四歲那年他的父親登基稱帝,他由皇孫升級為皇子。然而皇子的生涯僅僅持續了幾十天,不久他的父親被廢黜,他又由皇子變成囚犯,從此在囚禁中度日。
直到李顯被立為皇嗣,李重福兄弟幾個才被解除監禁,過上了正常的日子。
五年後,他時來運轉,他的父親李顯終於被扶上了帝位,他再度成為皇子。
然而,好日子注定與他無緣,他還沒有來得及分享父親登基的喜悅,就被貶出洛陽,成為有名無實的均州(今湖北丹江口市)刺史。
李重福知道,這一切都是韋皇後搗的鬼。這個女人非要把大哥李重潤被害算在自己的頭上,非要說是自己向張昌宗和張易之告的密。
誣蔑,無邊的誣蔑。
公元709年,李顯在長安南郊祭天,隨後大赦天下,然而李重福不在此列,他依然隻能待在均州,做那個可有可無的刺史。為此李重福專門給李顯上了一道奏疏,懇請父皇允許自己回到長安,然而奏疏上去,又如泥牛入海。
從此二十九歲的李重福對韋皇後充滿了仇恨。
事有湊巧,也是在公元709年,一位同樣懷恨韋皇後的人出現在李重福麵前,這個人就是武三思迫害五王時的智囊——鄭愔。
鄭愔因為收受賄賂、貪贓枉法由吏部侍郎貶為江州司馬。鄭愔心裏知道,所謂收受賄賂隻是表麵原因,真實原因是自己被韋皇後拋棄了,如今在韋皇後麵前當紅的是宗楚客,自己則是可有可無的人。
孔子說,唯女子和小人難養也。鄭愔就是孔子說的小人,請注意這裏說的小人就是我們傳統意義上的小人,而不是《於丹論語心得》所解釋的:小人,小孩的意思。(要了親命)
可有可無的鄭愔開始仇恨韋皇後,路過均州時,便專程拜訪了李重福,兩人相約起兵,討伐以韋皇後為首的韋家勢力。
與鄭愔和李重福一起謀劃起兵的還有一個人,這個人叫張靈均,洛陽人,相比於鄭愔,他更加積極,而且更有謀略。
計劃總是趕不上變化,沒等李重福起兵,韋皇後就被李隆基收拾了。聽到長安兵變的消息,李重福比誰都失落,為什麼自己起個大早卻趕了個晚集呢?
鬱悶!
鬱悶中的李重福迎來了調令,李旦將他由均州調往集州(今四川省南江縣),李重福歎了口氣,準備接受調令,前往集州。
這時,洛陽人張靈均來了,他的一席話改變了李重福一生的命運。
張靈均對李重福說:“大王,您是先帝的嫡長子,自應繼位為天子,相王雖然有討平韋氏的功勞,但怎麼能越次占據皇位呢?如今東都洛陽的百官和百姓,都期待著大王到來,大王您如果秘密前往洛陽,就如從天而降,派人殺掉東都留守,即可擁有大軍,向西可以占據陝州,向東可以占據黃河以北,天下大事,揮旗可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