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明確的是非標準和強烈的道德評判,這當然是年齡的勝利,或者說是年齡的力量。但散文和隨筆的寫作有時候會成為與無聊的對話。這要保持警惕。它是跟真理辯論的英雄,是正義和激情。你的好惡除了對社會發言,也要保持那種靈魂虛靜時沉思的狀態。這非但有用,而且是可行的。我沒有很狂妄的打算,我的隨筆隻是我身邊一些痛苦和歡樂的短章,它同樣可以針對許多終極問題。它的美感是我內心沉醉的一種生活方式。它不是所有的內涵,但它是一棵樹的影子,有風,有流泉的聲響,有憤怒的低吟。它的出現並不僅僅因為它自己,與周圍的景色有關。
《悲華經》說:如果我們每人都在拇指上耕田,佛和僧就可以得到很好的供奉。殉道的基督徒伊格那丟說:我隻是上帝的麥子,是讓野獸嚼碎後獻給上帝的祭物。對信仰的供奉不僅要獻出汗水,還要獻出生命。那麼,先讓我們在自己的拇指上耕田吧。這本集子的許多地方使我保持了一個哲思者和寫作者的感覺。它避免了文學虛假熱鬧的氣氛,始終在夜晚的星空裏說話。因此我知道,收獲智慧並不是一件費力的事件,隻要你不停地讀書、記錄和回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