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加坡著名紙業大王黃福華先生曾講過這樣一個故事:有一個公司想以高價挖走他手下的兩名員工。其中一個員工看到對方給的薪酬待遇比黃先生的高,於是很快就遞交了辭職信。黃先生對他說:“你再考慮一下,那個公司很可能隻是要利用你。”但那個員工沒有聽從黃先生的勸告,堅決地投奔了那個公司。而另外一位員工高小姐卻拒絕了那家公司的高薪,留在了黃先生的公司,一直勤勤懇懇地工作。
後來,跳槽的那位員工果真如黃先生所料的那樣,隻是對方公司的一步棋,爾後並沒有多大發展。而選擇了留在黃先生公司的高小姐,如今已經是黃福華先生紙業公司中國區的總裁了。
後來黃先生談到招聘的問題時說:“在招聘時,一定要看應聘者是選擇薪酬還是選擇路?如果他是選擇薪酬,那麼就不必太在乎他。如果他是選擇路,那麼這個人就值得你去栽培。選擇薪酬的人看的隻是眼前的小利,而選擇路的人看得卻很長遠,盡管在路的開始可能很艱難,但走到後麵卻是一條黃金之路。”
我們時常聽到一些人在抱怨:我們那個老板太摳門了,隻給我們開這麼點工資,公司一年賺那麼多錢,全是他一個人的。或者說:經理幹的活也不比我多多少啊,可他的薪水比我高出一大截,他拿得多,就該幹得多嘛,我隻要對得起這份薪水就行了,多一點我都不幹。
這種人往往陷入這樣一個誤區:我們在為老板工作,薪水一定要和我的工作等價交換,也就是說,你在用薪酬購買我的勞動力,你出什麼樣的價錢,我就提供什麼樣的工作質量。
在職場中,有些人隻為薪水去工作,獎金和薪水是他們唯一的工作動力,此外便無其他較高的動機。這樣的員工自然在企業難以有較好的發展,與成功也沒有多大的緣分。人們是需要依靠金錢而生存的,薪酬應該是工作的回報,而且應該是工作得越好,金錢的回報越多。問題隻是,當你把注意力由工作轉向金錢之後,分散了對工作的專注,偏離了工作原來的指標。急功近利的做事態度,使你直接地奔向金錢,而無心顧及理想,更無暇完成理想。
工作的目的與回報並不隻是薪水。人需要工作,需要社會的歸屬感與認同,而且一個人的才幹隻有在工作的磨煉中才有可能長進,也隻有用積極愉快的心態去工作,才能在自身進步與工作成績中獲得成就和榮譽。比薪水更重要的是成功發展的良機。一個員工如果隻為薪水工作,就永遠無法打開製約成功的“蓋子”,也就很容易錯失成功發展的良機。
工作更重要是為了自己
你在為誰工作?看似簡單卻又複雜的問題。有很多人都認為自己隻是個打工者,當然是為了老板在工作,或者在為雇用我的人工作,誰雇用了我,發我工資,我就為誰工作,僅此而已。所以這些人總是以“我是新人,這不是我的專業,我不懂”之類的理由來為自己犯的錯誤開脫,總是被動地做著領導吩咐的事情,卻很少想到要主動去學習不懂的知識,去做領導沒有吩咐的事情,即使那不過是舉手之勞。
剛入社會的年輕人要明白:工作不僅是為了老板,更重要的是為了自己!理由何在?
首先,工作是人生中不可或缺的一個部分,工作的質量直接關係到生活的質量。工作所花費的是我們自己的時間,對待工作的態度其實也就是對待生命和時間的態度。得過且過、牢騷滿腹是一種態度,但這種態度所浪費的不過是自己的時間和生命,影響的也不過是自己的心情,老板並不會因為一個人抱怨就為他加薪升職;相反,這樣的人隻會被老板所舍棄。積極進取、努力工作也是一種態度,這種態度讓我們的生活更加充實,心情更加愉悅,老板也會喜歡這樣的員工,會重用這樣的員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