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車回收處理係統的驅動既有法規的原因,也有市場的原因,在不同的歐洲國家是有差別的。英國的汽車回收係統是由生產商和拆卸商與金屬、塑料及橡膠生產企業聯合建立起來的,是由市場的力量控製的,它們不對新車輛的銷售征稅,也不對車輛回收實行免費政策。跟歐盟方案不同的是,英國允許將塑料、橡膠、纖維等不易回收但可燃的材料通過燃燒回收能量。瑞典是第一個宣布強製回收的國家。汽車生產商必須建立有關拆卸商、零售商、批發商等在內的逆向物流網絡,以保證廢舊車輛及時回收並進行正確的拆卸。一般情況下,生產商必須免費接受需要回收的車輛。
1997年,歐盟頒布了涵蓋所有電子電器廢棄物的新法令,1999年7月又進行了修改。法案認為,決定家電產品和電子器具中有害物質含量的是製造商,首要的汙染者不是消費者,而是製造商;進口商和銷售商也屬於汙染責任者。因此,法規規定了電子電器產品製造商、分銷商對產品廢棄後的回收、再處理、循環利用所應負的責任,製造商為回收負最終的責任,但零售商必須收集、儲存、運送回收的產品。法規規定了各類產品應達到的回收再利用指標,希望通過“汙染者負責原則”和“減少有害物質的替代原則”,促使包括供應商、製造商、分銷商在內的供應鏈上的企業實施逆向物流計劃。
在廢舊電池回收方麵,德國於1997年率先製定了有關回收和處理電池的規章製度,要求生產商必須免費回收含有有毒物質的電池並正確處理,這其中也包括了汽車電池。
法規還禁止生產、出售含有難以處理的有毒電池的電器。荷蘭在1995年提出了《電池處理法規》,要求電池生產商和進口商對其投放市場的電池承擔回收和處理的責任,並規定90%的廢舊電池應得到分類收集和處理。為了執行該法規,電池生產商和進口商共同成立了電池基金會,負責組織電池的運輸、分揀和處理,並與市政當局和零售商共同承擔電池的收集工作。通過市政收集係統和零售商的收集設施收集消費者使用完了的電池,然後免費由與基金會簽約的電池收集公司統一收集。從家庭客戶收集廢舊電池的費用由地方政府承擔,電池處理的其他費用則由生產商承擔。
最近幾年,歐盟又頒布了新的綠色法規。2003年,歐盟頒布了以廢棄物為主題的新法規,即電子電器設備廢棄物(waste from electrical and electronic equipment,WEEE)指令。新的WEEE指令對“製造商對電子電器產品廢棄物處理最終負責”的規定作了調整,新指令要求OEM或供應商們在一對一的基礎上回收報廢的或不再被需求的設備。
另外,如果供應商不回收產品,最終客戶應當按照法規予以處理,而不是僅僅將其丟進垃圾堆(WEEE指令於2005年8月成為法律)。
9.3.2歐盟綠色法案對逆向物流的影響
WEEE指令以及歐盟正在提出的其他類似法規,對於逆向物流和閉環供應鏈產業產生了巨大的影響。很顯然,無論是歐盟內部的企業,還是進入歐盟市場的跨國公司(包括美國和加拿大的公司等),隻要是生產或從事電子電器產品業務的公司和企業,都要麵臨根據這些新規範和指令進行調整的問題。事實上,歐盟逆向物流協會Revlog已經在對許多問題進行調查和研究,包括新法規對逆向物流的影響以及技術、係統和基礎設施等方麵。
讓我們來看一看,麵對歐盟綠色法規,歐洲市場上PC生產商的行動。
1.設計生產“綠色”的電腦
隨著歐盟新的WEEE禁令的付諸實施,電子設備生產商必須在2005年8月13日之後對其冗餘的設備進行回收。另外,歐盟還推出了有害物質縮減指令(reduction of hazardous substances,ROHS)。為了應對這些政府規定,PC設備生產廠商們不得不采取措施生產更具綠色性的硬件設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