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1章 構建和諧社會(1)(1 / 3)

加強社會主義道德建設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

道德是人類社會的一種特殊社會現象,它是調整人們之間相互關係的行為規範的總和。馬克思主義認為,道德產生於一定社會的經濟基礎,同時又服務於一定階級的經濟、政治和文化利益。社會主義道德是在社會主義生產關係的曆史條件下,用來調節人和人之間相互關係的一種特殊的行為規範的總和。在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的新時期,構建和諧社會的曆史使命對現階段的社會主義道德建設提出了更具時代特點和發展需要的新要求,同時也賦予了新時期社會主義道德建設新的內涵。如果說和諧本身就是一種道德要求的話,那麼構建和諧社會就應該是社會主義道德建設現實的目標指向。我們應該從這一現實的目標指向來思考和改善我們的社會主義道德建設。

一、構建和諧社會中社會主義道德建設的必要性

社會主義和諧社會是體現公平、彼此友愛、運行有序、充滿活力的社會,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是一項艱巨而複雜的係統工程,要通過發展社會主義社會的生產力來不斷增強和諧社會建設的物質基礎,通過發展社會主義民主政治來不斷加強和諧社會建設的政治保障,通過發展社會主義的先進文化和不斷加強社會主義道德建設來鞏固和諧社會建設的精神支撐。因此,社會主義道德建設在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中具有重要地位。

(一)社會主義道德建設是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的重要目標

社會主義和諧社會是政治、經濟、思想、文化、社會等各方麵的發展與人的全麵發展的統一,是經濟、社會與人口、資源環境的統一,是社會各方麵綜合要素的和諧。胡錦濤同誌從六個方麵歸納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的基本特征,這就是“民主法治、公平正義、誠信友愛、充滿活力、安定有序、人與自然和諧相處”。這六個方麵充分體現了和諧社會的本質,也體現了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的目標指向。從這六個方麵看,社會主義道德建設在其中扮演著重要角色。而且胡錦濤同誌在強調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的主要工作時,提出了十個方麵的工作,其中一個方麵即是“加強思想道德建設”。由此可見,社會主義道德建設是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的重要目標。

(二)社會主義道德建設是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的精神動力

道德一經產生,就作為一種善惡標準,通過輿論和教育的方式,影響人們的心理和意識,影響人們的善惡觀念、情感和意向,集中形成人們的內心信念。社會主義道德建設不僅是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的重要目標,而且還是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的重要精神力量。一方麵,社會主義道德建設影響著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的進程。道德建設屬於上層建築的範疇,它受社會生產力的發展狀況以及與之相適應的生產關係的發展水平的製約,同時道德建設的狀況也反作用於社會的經濟發展,並影響社會的政治、法律、科技、軍事等諸方麵。因此,社會主義道德建設的進程對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的進程影響意義深遠。另一方麵,公民道德素質的提高強有力地推動著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偉大事業的發展。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的主體是人,人的思想素質狀況直接決定著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的進程,一旦公民養成良好的思想道德素質,就會在社會主義建設事業中迸發出高度的革命熱情,忘我工作,無私奉獻,從而成為社會主義建設事業的巨大推動力。

(三)社會主義道德建設是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的有力保證

道德通常以社會輿論、傳統習俗和規章製度的形式,在人們的社會生活中積澱下來,成為一定社會和一定階級約束人們相互關係和個人行為的原則和規範。社會主義道德建設在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的偉大事業中具有強有力的保障作用。一方麵,社會主義道德作為人們共同的行為準則和規範,起著諧調社會生活秩序、穩定社會安定團結、促進經濟健康增長的作用。隻有通過加強道德建設,使人們遵循正確的道德規範,才能確保社會發展健康有序的進行。另一方麵,社會主義道德建設要解決的問題是人的道德素質的優化問題。在人的各項素質中,道德素質居於十分重要的位置,它決定著人才培養的規格和方向,決定著未來培養人才的價值趨向。隻有加大力度提高廣大人民群眾的思想道德素質,弘揚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培養人們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和價值觀,才能保證我國社會主義建設事業的發展方向。

二、建國後黨對社會主義道德建設的探索及基本經驗

建國以來,在中國共產黨領導的社會主義建設和改革的各項事業中,社會主義道德占有突出的地位,並取得了顯著成就。分析和考察建國以來中國共產黨領導社會主義道德建設的曆史進程,總結中國共產黨領導社會主義道德建設的基本規律和基本經驗,對推進和諧社會社會主義道德建設,實行“以德治國”方略具有重要的現實意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