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出數裡,雜草繞膝,新開闢出來的小路轉眼便被淹沒。
前方實在難走,餘之樂忽然想起一事:“舅舅,還是請你那隻傀儡出來相助吧。”
田平麵帶惋惜搖了搖頭:“之樂有所不知,我那猿猴傀儡雖然威武能幹,但傀儡符要驅使起來,卻需靈石。靈石珍貴,這一路上已經花了數塊,舅舅家底不似你那般深厚,實在是……哎,還好我們不急著趕路,慢慢行走也就是了。”
“原來如此。然而萬一遇上野獸,我們豈不凶多吉少?”
“我當年行走江湖,也頗學了些防身之術,應付野獸,綽綽有餘。莫說常見的虎狼熊豹,便是這些大傢夥一擁齊上,我也能保咱倆平安無事。將來的日子還長著哩,你舅舅我可是惜命得很!”
“那便仰仗舅舅了。”餘之樂暗道好可惜。
——沒錯,他在一瞬間動過心╩
餘之歸敢不敢改變?
答案是:……不敢。
原因無他,“憑藉心智改變心魔幻境”,與“心魔幻境隨心智幻化”並不同,後者由心魔主導,前者由修真者自身主導。
沉浸後者的結果是無法自拔。
而一旦作出前者的行為,心魔自破。
——餘之歸寧願無法自拔也不打算破解心魔。
開玩笑,心魔破解,沒準姚瞬雨就度過天劫了,沒準役獸就清醒著擋天雷了,沒準他自己就完全灰飛煙滅了。
太損人不利己了。
還是在這心魔幻境裡,多呆一刻是一刻罷。
不知道自己死了以後,會開展另一段人生幻境,還是重複之前的幻象?
第4章
當餘之歸感覺到猿猴動作停止時,距離他胡思亂想,也隻不過短短一瞬。
甚至還來不及眨眼。
方才,眼角似乎閃過一道烏光?
他視野被猿猴大掌擋了一半,正琢磨為什麼對方停了動作,忽然眼前一片敞亮。
身上一鬆。
他落在一個人手上。
瘦瘦小小的中年漢子,眉眼那叫一個普通尋常,扔在人堆裡絲毫不顯眼。
餘之歸眼力一點都不差,此人神出鬼沒,再看身材和相貌,絕對是擅長隱匿之術的高手。
漢子身邊,猿猴軀幹胸口破了一個洞,仍挺立不倒。
這就是傀儡,當擊中要害,斷開與符匣聯繫時,立刻不再進行任何動作。倘若換成人類,出於慣性,或者反應稍遲,收手不住,餘之歸的小腦袋,必定掉下來了。
在猿猴頭顱位置,一隻獵隼靜靜站立。
“小少爺……”餘之歸看見漢子的唇形在說,“莫怕。”
餘之歸看看獵隼,又看看人。
人他不認識。
苦於無法溝通,餘之歸習慣性地,暗中一道禦獸決,打到那隻獵隼身上。
沒錯,他還能用禦獸決。
幻境無奇不有,當年餘之歸對自己無意中使出禦獸決,也是相當驚訝。
禦獸決心法容易,口訣簡單,最大的好處在於:心智堅強一點的普通人都能使用。
自然,驅使飛禽走獸也有高下之分,常人使用的隻是第一層口訣而已,僅能簡單感知平常動物心緒,對於靈獸甚至兇猛些的野獸,感知便幾近於無。對於驅使動物,能力也有限。
然而在衣食住行之類日常方麵,能感知動物情緒已然足夠。比如耕牛忽然不食,是累了?是餓了?還是病了?比如信鴿逾約未至,是尚未出發?抑或中途遇雨?還是喪於猛禽之口?再比如餘之歸借著那群黃團子之力,判斷外界情況。
餘之歸逗著那群雞仔黃團子,偶爾起了童心,打算在心魔幻境小露一手,比如指揮黃團子們排列陣型之類,卻發覺幻境實在太過逼真,量體裁衣。他想像的虎軀一震大殺四方,絕無可能。
因功力未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