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2節(2 / 2)

在此情況下,招攬自成為了必然的動機……這也是西門曄用以解釋自己之所以如此優待青年,而不是用手銬腳鐐加以「招待」的緣故了。

隻是,借口終究隻是借口……盡管表麵上說著要招攬淩冱羽,可說出這番話的西門曄其實比任何人都清楚,這件事,從一開始就不存有分毫可能。

如果今天他們僅是單純的知己,而不存有行雲寨的覆滅之仇,冱羽或許還真有在自己的招攬下投身流影穀的可能……但眼下卻非如此。曾有的交情早在自己「背叛」之時便已注定了消亡,更別提那本就相違的立場與奪去棲身之所的仇恨了了……假如冱羽願意投誠,所有的一切自然會變得簡單許多。若真那麼做了,這個人便也不會是那個他所熟悉、深愛的淩冱羽了。

隻是有行雲寨的事在前,倘若淩冱羽不願歸附,自然代表著流影穀將因此多出一個極有潛力的敵人……考量到這一點,雖然不至於就此抹殺青年,卻也是斷無可能放他在外搞風搞雨的。殺不了卻又放不了,最後的結果自然隻能是囚禁。

雖說……這也代表著自己將有理由把冱羽永遠圈鎖在身邊便是。

瞬間於腦海中閃現而過的念頭讓西門曄不由得微微怔了下,而旋即逼自己壓下了這個不論怎麼說都太過危險的想法。

他一心所盼著的,不正是冱羽能一直保持著本心麼?之所以會約定著、盼望著,是因為最開始吸引了他的,就是青年的那份真誠與陽光……如今冱羽雖已因連番打擊而失了曾有的活力與朝氣,卻仍非難以挽回。但若他因一己之私而再次枉顧冱羽的信任,那麼他所懼怕而極力避免的一切……也必將成為事實。

可不論心底如何抗拒這種發展,在冱羽已然束手就擒的此刻,若這趟押送之行真一路順暢地進行到底,他所不願見著的一切也必將成真……也因此,盡管清楚人是自個兒擒下的、也清楚冱羽若因故走脫,必然會成為那些個「兄弟」攻擊他的箭靶,但當整個隊伍行走在「敵人」的地盤之際,西門曄卻總在嚴加戒備的同時矛盾地盼起了那遲早該到來的襲擊。

之所以並非單純的謹慎而是確信,原因便在於那個讓自己與冱羽之間的纏鬥得以告終的緣由。

在不知情的人眼裏,由於擎雲山莊派出了四劍衛加以圍捕,形勢比人強下,心知逃脫無望的淩冱羽這才選擇了投降。可作為當事人之一、一直疑心著白冽予和淩冱羽之間是否有什麼聯係的西門曄自然不會這麼認為。

整個打鬥的過程中,他的心思一直是專注在冱羽身上的,又豈有可能遺漏四劍衛插手之時、青年瞬間彷若驚醒並征詢般將目光對向白冽予的舉措?更讓他在意的是,便在白冽予一個微微頷首的動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