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8章 個人的禮儀(1)(2 / 3)

最後,眼神還有反映深層心理的作用。“眼睛是心靈的窗戶”,眼睛的動作一向被認為是最明確的情感表現,但有些反映深層心理的眼神,卻是要認真窺測捉摸才能弄懂的。如在人際交往中,視線的有意回避,說明他是在掩飾什麼或有所愧疚,交際的雙方就要從特定的語境中猜測對方目光所能體現的心理。如在商業洽談過程中,有些談判者眼神閃爍不定,這反映出這些人精神上的不穩定或性格上的不誠實,與這種人洽談業務時就要特別謹慎,以防上當受騙。所以,職場人員在人際溝通中,一方麵,我們主張以坦誠的目光表達自己真摯的情感;另一方麵,交際雙方又要善於解讀眼神的信息,從對方眼神中挖掘深層心理,隻有這樣,才能運用眼神進行有效的溝通。

既然眼神在人際溝通中有如此重要的作用,那我們就要學會善於運用眼神。

注意視線接觸對方的時間

與人交談時,視線接觸對方的臉部的時間應占全部談話時間的30%~60%,超過這一平均值時,可被視為對談話者本人比談話內容更感興趣;低於此平均值時,則表示對談話內容和談話者本人都不怎麼感興趣,故在談話過程中,應掌握好這一時間度。不能直視或長時間地凝視對方,這可以認為是對私人占有空間或勢力範圍的侵犯,是不禮貌的或挑釁性的行為;完全不看對方,則可認為是自高自大、傲慢無禮的表現,或者企圖掩飾什麼,諸如空虛、慌張等。

注意視線停留的部位

從視線停留的部位可反映出人際關係狀態有三種:一是視線停留在兩眼與胸部之間的三角形區域,這這被稱之為近親密注視。二是視線停留在雙眼與嘴部之間的三角形區域,這為社交注視,是社交場合常見的視線交流位置。三是視線停留在對方前額的一個假定的三角形區域,為嚴肅注視。這種注視方式能造成嚴肅氣氛,使對方感覺到你有正經事要談,這樣你本人就保持了主動。在人際溝通中,運用眼神要注意根據關係親密程度來確定視線停留部位,也可以依據語境、場合來確定。如社交場合運用社交注視;領導找下屬談話,則運用嚴肅注視;朋友間的交談,則使用近親密注視等。

注意眼神變化

眼神的變化能準確傳遞某種信息。不同的視覺方向表達不同的含義,仰視表示思索,俯視表示憂傷,正視表示莊重,斜視表示蔑視等,不可隨便使用。其次,眼神的變化要協調自如,要與有聲語言有機地配合在一起,不能隻顧眼神,不顧其他或者兩者分離。眼神變化要與其他的表情動作協調一致,成為一個有機的整體。眼神變化後,即完成了一個意思的表達,之後要馬上恢複正常,否則就會產生形不達意的後果。

4.微笑的禮儀

笑是眼、眉、嘴和顏麵動作的集合,是一種令人感覺愉快的麵部表情,它是最美好的形象。在千變萬化的麵部表情中,微笑是最美的,它可以縮短人與人之間的心理距離,為深入溝通與交往創造和諧的氛圍。在人們越來越渴望得到他人尊重的今天,微笑成為人際交往中不可缺少的禮節。因此,我們在工作與生活中,若想營造良好的交際氛圍,獲得良好的人際關係,就要盡量地把真誠友好的微笑奉獻給他人。

微笑的方式

微笑的基本做法是不發聲、不露齒,肌肉放鬆,嘴角兩端向上略微提起,麵含笑意,使人如沐春風。微笑須發自內心。當一個人心情愉快、興奮或遇到高興的事情時,都會自然地流露出這種笑容。這是一種內心情感的自然流露。發自內心的微笑既是一個人自信、真誠、友善、愉快的心態的表露,同時又能營造明朗愉快和親切的交際氛圍。而矯揉造作的微笑,給人一種不真誠、不友善的感覺,也會給我們的工作與交往帶來阻礙與陰影。

微笑是人們交往中最富有吸引力。最有價值的麵部表情,但也要注意區分場合,要笑得得體、笑得適度,這樣才能充分表達最美好的感情。與人初次見麵,給對方一個親切的微笑,會拉近雙方的心理距離,消除雙方的拘束感;與朋友同事見麵打招呼,帶點微笑,顯得和諧、融洽;上級給下級一個微笑,會讓人感到平易近人。正式場合的笑容要適度,故意誇張笑容、抑製笑容不但有損美感,而且有礙身體健康。而放聲大笑或無節製的笑同樣不雅,無原因的邊看別人邊哈哈大笑,更為無禮。在各種場合隻有恰如其分地運用微笑,才能達到傳遞情感的目的。

笑容的禁忌

(1)忌冷笑。有諷刺、不滿、不以為然的意味,容易讓人產生敵意。

(2)忌假笑。違背笑的真實性原則,不但毫無價值還讓人厭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