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章 個人的禮儀(2)(1 / 3)

(1)色彩的搭配。一般來說,色彩搭配可以根據色彩明暗度的不同來搭配,把同一顏色按深淺不同進行搭配,造成一種和諧的美感。但應注意深淺顏色的銜接不能太生硬,要盡量過渡得自然。用互相排斥的對比色來搭配時,要注意在明暗度、鮮豔度上加以區別,以便對比鮮明而不刺眼。色彩搭配大多是就服裝自身而言的,此外還要和配件、季節、年齡、場合等協調。

(2)與自身條件的搭配。如果個子過於高大或高且瘦,就要選擇線條流暢的服裝,但不宜用垂直線條,也不宜搭配高卷的發型或高帽子、緊身的衣服,否則會顯得更高瘦,避免使用黑色、暗色等,要用明色或對比色的腰帶切開。而矮個子,則用垂直線條增加身高,避免使用水平線條,否則將會使你顯得更矮。選擇合體的服裝,避免大或粗笨、寬鬆懸垂的款式;選用單色組合,最好選擇從鞋、襪到褲或裙為同一顏色。避免使用對比色的腰帶和衣褲來分割身體的高度。

(3)與所處環境的搭配。服飾與活動場合是否協調,直接影響人的內在形象,影響交往的效果。一般來說,娛樂、休閑、運動對服裝的選擇最為寬鬆,隻要簡單、整潔、舒適即可。工作場所的著裝要整齊、嚴肅,一般都要按規定穿著。社交活動對服裝的限製最為嚴格。

(4)穿出自己的個性。服裝能體現內在氣質,因而應注意個性原則,要穿出自己的特色來,這樣才能在交往中給人留下深刻、美好的印象。但要避免著奇裝異服或衣冠不整。奇裝異服或衣冠不整所表現出的標新立異不會收到突出個性的效果,在社交中也不會給人留下好的印象。如果這樣穿戴打扮去求職,除了極個別的職業以外,結果可以肯定是失敗的。

(5)與時節的搭配。服飾的穿戴還要注意時節的變化。春秋季節適合穿中淺色調的服飾;冬季服飾色調以偏深色為宜;夏裝可以選擇絲棉織物,色調以淡雅為宜。

7.手勢的禮儀

手勢語是通過手和手指的活動來表達信息的一種特殊語言。手勢無論在商務交際,還是在日常生活中,使用的頻率都很高,使用範圍也很廣泛。手勢能輔助表情達意,又可以展示個性風度,在“體語”大本營中,它是一個引人注目的“角色”。

手勢按動作意義的不同可分為:拱手、招手、揮手、擺手、搖手、握手等動作。按作用的不同,手勢還可分為下麵四種:

情緒性手勢

即用手勢表達思想情感。比如,高興時拍手稱快;悲痛時捶打胸脯;憤怒時揮舞拳頭;悔恨時敲打前額;猶豫時撫摸鼻子;急躁時雙手相搓;而用手摸後腦勺則表示尷尬、為難或不好意思;雙手插腰表示挑戰、示威、自豪,雙手攤開表示真誠、坦然或無可奈何,揚起巴掌用力往下砍或往外推常常表示堅決果斷的態度、決心或強調某一說詞。情緒性手勢是說話人內在情感和態度的自然流露,往往和表露出來的情緒緊密結合,鮮明突出,生動具體,能給聽者留下深刻的印象。

表意性手勢

即用手勢表明具體內容,表達特定含義。這些手勢大多數是約定俗成的,含義比較明確。如:招手,表示讓對方過來;擺手,表示不要或禁止;揮手,表示再見或致意;豎大拇指,表示第一或稱讚;伸小指,表示最小或蔑視;用手指指自己的胸口,表示談論的是自己或跟自己有關的事情;伸出一隻手指向某個座位,是示意對方在該處就座等。手勢的表意動作也屬於人的一種自覺動作,也有特定場合、特殊情況下的手勢表意,如聾啞人的啞語主要通過手勢表意,還有交通指揮、體育裁判等,在這些公眾場合,語言不便使用,人們往往借助手勢表示特定的含義。

象形性手勢

即用手勢來摹形狀物。如說東西很大時,用雙手合成一個大圓,說某人個子很矮時手板往下一壓。象形性手勢能使所表達的內容更形象、更生動。

象征性手勢

即用手勢表達某一抽象的事物或概念。如說“我們一定要取得這次談判的勝利”時,手掌用力向前方劈去;說“迎接更加美好的明天”時張開雙手,徐徐向前;說“我們成功了”時雙手握拳,用力向上揮動;說“必須杜絕小偷小摸的事再次發生”時,做一個用手下砍的動作。

在日常生活中,我們要善於從他人手的動作來猜測和判斷對方的心理,如:搓手掌往往是人們用來表示對某一事情結局的一種急切期待的心理,也就是說,當人們對某事的未來結果有一定成功的把握,或是期待著成功的結果,或者在一種不知如何是好而且又急切盼望盡快知道結果的情況下,手掌所流露出來的是一種期待信號。當一個推銷員神氣活現地走進經理辦公室,搓著手掌,並喜笑顏開地對經理說:“經理,我看咱們這次一定能大賺一筆。”這也暗示出推銷員對這筆生意的期待。再如,一些自信的佼佼者經常采用一種塔尖式手勢,即兩手伸直,兩手的五個指尖並攏,放在胸前,以這種手勢顯示他們的高傲情緒。在上下級之間,這種手勢主要用來傳達當事者“萬事皆知”的心理狀態。某些領導作報告時都慣用這種手勢,這種手勢顯示出一個人的自信。相反,在一些麵談或談話過程中,如果一個人雙手相握,或者不斷玩弄手指,那麼,他就會使對方感覺到他這個人缺乏自信心,或者顯得十分緊張。還有說謊時不由自主地捂住嘴、捂住耳朵或用手遮住眼睛,後悔自責時會用手搓後脖子或拍拍前額等等。在交際過程中,要善於觀察對方的這些手勢,明確其特定含義,從而掌握主動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