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是與其寄望來生,倒真不如抓緊時間,守住當下,將日子過得甜蜜一些,不枉了在這世上走一遭。
“你是說……會對我負責?”世清起身,與柳眉一起頭並頭親密地站著,低頭端詳起被柳眉戴在自己指上的那枚赤金戒指,然後抬頭,湊近了柳眉耳邊,輕柔而又暖味地哼一聲,“嗯?”
柳眉不知就裏,隻是隱隱約約地意識到她好像又說了一句大話,然而這時候話也收不回去了,她隻好強撐著點了點頭。
*
當晚柳眉便嚐到了“生米煮成熟飯”的滋味。
自兩人一起出遊,平日裏一向同止同息,親密無間。可直到這一晚,兩人才終於有了洞房春暖的這一刻。
隻是柳眉萬萬沒想到,世清竟然不打招呼,悄沒聲息地將係統讀她心思的功能打開了,她身上何時不適何時舒爽何時還想要,那男人竟全知道。因此何處當緩何處當疾,世清自然拿捏得極其得當。
待到柳眉後知後覺地反應過來,提出強烈抗議,嚴令對方將這功能關掉。偏生這時她已經“熟”了,世清對她的一切早已了如指掌,每每令柳眉欲罷不能,直感歎煮個飯竟然還有這許多種的花樣。
兩人沒羞沒臊地一起“煮”了三天三夜的飯,沒有下過地出過門。
終於柳眉覺得不能再這樣胡天胡地下去了,在她的嚴正抗議之下,兩人終於一起出了門。
此時西湖畔的一切美景,怕是都比不上彼此之間的一個眼神,唇畔的一點笑意。柳眉再也不顧路人側目,隻管拉著世清的衣袖,迤邐而行,胸腔裏的一顆心,似乎也正暖洋洋地飛起來。
作者有話要說: ①引自《竹枝詞》“三生石上舊精魂,賞月吟風不要論。慚愧故人遠相訪,此身雖異性長存。”唐李源與僧圓觀的故事。
完結倒計時了哦(⊙o⊙)!
第144章 錦衣軍查抄榮國府
柳眉與世清在杭州逗留了幾日, 不知怎地, 柳眉又惦記起長江邊上的江鮮。金陵原也不遠, 世清便帶了她緩緩北去。
兩人到了金陵,也不進城, 隻在江岸一帶的漁村尋了那樸實漁民家住下, 每日買些上等新鮮的江鮮,由著柳眉煎炒烹炸燴,製成美味佳肴,引得村中漁民們聞香而來,讚歎不已。
兩人也不藏私, 柳眉每次都做上一大盆,分與眾人, 亦將做法告知。眾漁民自也投桃報李,每日網上最好的水產,都一概是送到柳眉這裏來的。
柳眉所住的漁村與長江渡口不遠。有一日,便見有數十名女眷小兒, 戴著枷鎖鐐扣, 被官兵押著送上行舟, 北渡而去。
柳眉見那些女眷大多肌膚白皙, 相貌端正, 即便落難,多半還勉力維持著大家氣度,可是卻難忍懷中膝下小兒拚命哭泣不止,再加上此去登船, 故土便遠,從此人離鄉賤,前途難卜。不少人回望遠處巍巍的金陵城,紛紛潸然淚下。
柳眉在旁看著,便向圍觀之人打聽,“都是老弱婦孺,這究竟是出了什麼事兒?為啥要抓這些人去?”
旁觀的人見她是個收拾得幹淨俊俏的小媳婦,多心生好感,趕緊“噓”了一聲,低聲道:“小娘子難道不知,這是金陵甄家——”
金陵甄家?甄寶玉的那個甄家?
柳眉瞪大了眼,望著那人。
“……甄家犯了事,聽說是聖人動了怒,敕令罷官抄家,前陣子早已將甄家犯事的幾個要犯下了獄,家眷婦孺等都沒入奴籍,就地發賣。”
“隻不過這金陵甄家在此地已久,本地大族都與甄家有舊,再者又怕聖人遷怒,所以沒入奴籍,本地竟無人敢買,所以才被勒令送入京中……隻怕去也是去那見不得人的地方。”
柳眉聽說,不知為何,心裏越發沉重。
直到那船漸漸北去,甄家婦孺的哭聲早已在江風之中消散,柳眉依舊在江邊躑躅,煩亂不已。
由甄家,她自然想得到賈家。
出京之前,寶釵竟然親自上柳家的門找到她,可見那時賈家的情勢也大大不妙。
她知道自己沒有能力也沒有義務去關照賈府的那些人,她又不是什麼太上老君觀音大士,可是眼看著甄家女眷落得如此,要她當真忘卻以前那些與她朝夕相處的人,畢竟還是難。
再者,她也不知賈府出事會不會連累已經脫了籍的柳父柳母,還有賈府旁支的賈芸夫婦。諸般總總,要她留在長江岸邊,始終過著與世無爭的平靜日子……她卻終究還是放不下。
她隻在江邊來來回回地走了不知多少遍,忽聽世清的聲音在她身後開了腔。
“上馬吧!”
世清縱馬而來,向柳眉伸出手。
“我知你放不下,做不到無動於衷。那麼就不要為難自己。”
柳眉聽世清這麼說,心中忽然起了信念,當下一伸手,任那男人將她帶上馬背。
“我們去哪裏?”她問世清。
“先去金陵府,看邸報,知道是個什麼情形,也免得你東想西想。”世清在她身後應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