終於有一天,男孩和女孩被告知他們的病情已到了無法醫治的地步,但他們都沒有把這個消息告訴對方。男孩和女孩被接回各自的家後,病情一天比一天嚴重起來。但男孩和女孩誰也沒有忘記他們之間曾經的一個約定,他們唯有通過寫信這種古老的方式來傳達著對彼此的關心與祝福。那每一字每一句對他們來說都是莫大的鼓舞。
日子就這樣在他們的相互鼓勵中飛逝。三個月後的一天下午,女孩手中握著男孩的來信,安詳地合上了雙眼,嘴角邊帶著一抹淡淡的微笑。她的母親在她的身邊靜靜地哭了,她默默地拿過男孩的信,一行一行有力的字躍入眼簾:“當命運捉弄你的時候,不要害怕,不要彷徨。因為還有我,還有很多愛你的人在你身邊,我們都會幫助你,保護你,你絕不是孤身一人……”女孩的母親拿著信的手顫抖了,信紙在她的手中一點點潤濕了。
女孩就這麼走了。她走後的第二天,母親在女兒的抽屜中發現一遝未寄出的信,最上麵一封是“媽媽收”。女孩的母親疑惑地拆開了信,是女兒熟悉的字跡,上麵寫道:“媽媽,當您看到這封信時,我已經離開人世了,離開您了。但我還有一個心願沒有完成。我和一個男孩曾有一個約定:我們要堅強地活下去,誰也不能喪失信心。可是我知道我是無法履行諾言了。所以,在我走之後,請您代我陸續將這些信寄給他,希望這些信能帶給他一些快樂,讓他增強與病魔抗爭的勇氣……”讀著女兒努力寫下的遺言,母親的眼睛再一次濕潤了,她無法再克製自己的感情,她感到有一種力量促使她要去見一見這位男孩。
女孩的母親按信上的地址找到了男孩的家。可是,她一進門便怔住了,因為她看到客廳的牆上掛著一個黑色的相框,裏麵是一個曾經生機勃勃的男孩的照片。開門的婦人一臉憂傷,是男孩的母親,當她了解女孩母親的來意後,不禁淚流滿麵。她緩緩拿起桌上的一遝信,哽咽地說:“這是我兒子留下的,他一月前就走了,但他說,還有一個與他命運相同的女孩在等他的信,等他的鼓舞,所以,這一個月來,我代他寄出了那些信……”說到這裏,兩位母親已緊緊地抱在一起,泣不成聲。
學會分擔
兩戶人家門對門住著,一家是普通的健全人;另一家,男人是一個瞎子,女人是一個癱子。很多人都以為這樣的兩戶人家在一起住著,必然是健全的那一家充滿了歡樂,殘疾的那一家注定悲苦。
隻是,事實剛好相反,健全的夫妻總是為一些小事情爭吵,而殘疾的那家人的臉上,卻始終有幸福在閃爍。於是,健全的那家過去問為什麼他們什麼都有,但是卻不快樂;而你們家,這麼艱難卻始終保持著這麼高的興致?癱子說,我有什麼理由不高興呢?我不能出去,他背著我,讓我一樣看到世界上美麗的花朵啊;瞎子說,我雖然看不到東西,但是,有她在,我也就知道哪裏是東西南北啊。
健全夫妻回家後反思,這才明白,他們一直隻想按照自己的生活方式生活,從來沒有考慮過對方的需要。所以,他們一直爭吵不斷,總是埋怨對方不體諒自己。
其實,在我們健全的外表下,往往也有我們看不到的殘疾。人生的路很長,隻有學會分擔,我們的愛情才能走得更遠。
錯過一時,錯過一生
有個男孩,在學校的新生聯歡會上認識了一個女孩。女孩笑如春花,聰明活潑,男孩對她幾乎是一見鍾情,卻沒有表露。因為男孩剛經過高中階段循規蹈矩式的教育,對男女感情小心翼翼得令人難以置信,他想:“再等等吧,等一切成熟些,再向她說。”
一年多以後的一個夜晚,男孩終於鼓足勇氣約女孩出來,向她表達了心中的愛意。沒想到,平時聰明伶俐的女孩結結巴巴地說:“我……我想我不能接受……你的好意,一個星期以前……我已經……接受了另一個……男孩……我真的……不知道你……會喜歡我……”女孩說完就跑掉了,沒有讓男孩看到她濕潤的眼睛。
後來,有人看到男孩與學校的“校花”經常出雙入對,大家都以為他看中了“校花”的美貌,誰也沒有注意,“校花”有著和女孩一樣的春花般的笑容,非常相似,所以誰都沒有發現男孩的苦心。但是沒過多久,男孩與“校花”的愛情就以分手告吹。
大學生活很快就結束了。畢業後,女孩披上了嫁衣成了別人的新娘,而男孩再沒有戀愛過。因為他清楚,隻有這個女孩才是他今生唯一的摯愛。
男孩從朋友那裏輾轉打聽到女孩的生日和地址,每到女孩生日時,他就會叫人送去九朵鬱金香。他不知道女孩喜歡什麼花,隻是因為他喜歡鬱金香。男孩知道女孩已為人婦,所以他從來不在卡片裏留下姓名和聯係號碼,他不想因為自己的感情而影響女孩的生活。
幾年時間轉眼就過去了,男孩依然是形單影隻,依然記得每年都送花給女孩。就在女孩生日的前兩天,男孩參加了一個同學聚會,他聽說女孩在這幾年裏經曆了兩次婚姻,如今仍是獨身,心裏既心疼又高興。
他為女孩遭遇了感情的不幸而心疼,又為自己再次有了機會而高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