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節(2 / 2)

至於來接五歲小娃娃的人會是誰?要怎麼確認?一句都不多提。

不過,果真如契丹太子的口信一樣,十五天後,有一隊人馬在夤夜裏悄悄造訪柳璨簡陋的屋子。

領頭的年輕人約莫二十出頭,神清氣朗、英勇有為,乍看似是漢家郎,但北方口音透露出他外族的身分。

對方將熟睡的孩子接過來問:「娃兒叫什麼名?」

柳姨代替傻眼的老父回答說:「孩子喚作檀心。」

「好一個「檀心」,所謂「一朝春回日,花開複李枝」,李柷兄是一個有心人,為這個娃兒起的名字可說是意味深長。」

經這個契丹人一提,柳璨與女兒才恍然大悟。原來,把「檀」字一拆,果然有那種「一旦春回發幾枝」的禪意。

對方將孩子遞給隨行的婦人後,回頭對柳璨道:「我以性命擔保她的安危。」

柳璨父女相信他的話,連質疑的念頭都不曾有過,他甚至沒去追問對方的名字與身分,就讓他們上了馬!

等到那一行人巡著來時路,消失在寂夜之中,柳璨父女才麵對麵地▂

毅兒如晤,

為父已為你定下一門親事,對方是你在薊州、長你兩歲的表姊悅雲,因之無論是大漢、契丹或前唐公主對你有所青睞,吾兒皆需一概婉謝,萬萬不可心存非分之想。

情事緊要,盼速回北界,勿讓老父成了背信之人,徒落世人笑柄。

耿毅放下信,臉色發白,「這事太突然,我從沒聽爹提起過……」

「這個年頭人心難測,突如其來的事可多著,不止就你這一件。」

他直視他的姨娘,問道:「莫非是姨娘您給爹爹出的主意?」

柳姨沒有否認,隻說:「你爹爹也認為這樣才算門當戶對。」她帶著頓老十歲的愁容,悠悠地勸誘,「不是我們故意要棒打鴛鴦,而是這樣做對大家都好。甥兒若是聰明人,就該勸檀心公主進宮,如此行之,對你、對公主及讚華先生來說,才能趨吉避凶。」

耿毅見到柳姨欲言又止的模樣,黯然問道:「姨娘您話中有話。」

「我也隻能點到為止,總之,你好自為之。」

目送兩位長輩離開寶寧寺後,耿毅隨即找耶律倍商量。

耶律倍是一位性情中人,自然覺得柳氏的想法不盡情理。「既然我能把鍾愛的義女許給你,為何你老家的長輩不讓你娶一個末世的落魄公主?」

「父親認為我不該做非分之想。」

耶律倍忍不住歎了一口氣,「耿公既然要你北上一趟,你就去吧!我相信你是聰明人,要不了多久便會返回洛陽來。隻不過我聽說了,關外局勢逐漸不穩,你一路上要多提防。」

耿毅領受了耶律倍的祝福與提醒後,找了一個適當的時機,領著耶律檀心到母親的墳前磕頭上香。

他牽著她的手,胸有成竹地對她保證,「在我跟爹爹闡述清楚後,一切阻礙定可消除,屆時盼能與你攜手偕老。」

耶律檀心忍住兜在眼眶邊的淚,冀望自己能跟他一樣樂觀,但是她特殊的身世背景與遭遇讓她對任何事都保留了三分懷疑。

她總覺得,他此去歸期難測,一股生離死別的愁緒頓時湧上心頭。

盡管如此,她仍是打起精神,主動表明自己的心誌,「我在大寺等你回來。」

耿毅看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