身為次子,他必須對國人加倍證明自己的實力,而他智勇雙全、魄力十足,卻缺乏一種理所當然的自信,但也因為如此,在必要時,他又是那麼懂得虛心求教於長者與賢人,對她這個母親更是事必躬親。這一點,她在身為老大的倍兒身上睨不到。
「那孩子入我國兩年,才心起對你效力的念頭;而你,跟他苦耗了兩年,所等的不也就是這樣的一個機會嗎?」
「可是李胡不是跟您要那女孩了?」
「耿毅肯入我朝是大事,我怎能讓李胡去誤了你的正事。依我看,耿毅這孩子有智謀,個性堅忍能獨當一麵,深得咱們的賞識,不如你開個金口,說要認他做義子,並授他「通事」一職,論功行賞才有根據。」
耶律德光澀然地道:「朕懷疑他會肯。」
結果,耿毅不僅肯,還尊照契丹歃血誓盟古禮與大契丹皇帝約為父子。而耿毅的所做所為,都是為了檀心的福祉。
可檀心完全不領情,「你這是認賊作父!」
「那我當初認讚華先生做義父時,你又如何解釋呢?他們同是契丹人,流著相同父母的血,如今,做弟弟的人是賊,做哥哥就不算是嗎?」
「那不一樣,義父當時已入了漢族……」
「檀心,你的標準不一致。」
「他偷了義父的帝位。」
「我問過許多人了,是契丹貴族選擇了他。」
「那還不是因為述律那個老太婆促成的!耶律德光則是背著義父遊說、串通其他人……」
「或許,耶律德光的政治手段略勝義父一籌。」
「才不是,他隻是運氣好,像他這樣凶惡的人搶哥哥帝位多可怕……」
「檀心,我問你,你英明的祖先裏難道就沒有這樣的人物嗎?」@思@兔@在@線@閱@讀@
「你有話盡管直說,別拐彎抹角的。」
「大唐二世祖李世民以次子之身,在玄武門稱帝後,曾跟他共患難的親兄弟裏還剩下多少人呢?」
檀心白了臉,抖著唇,「我忘記了。」
「那我可以提醒你,他們差不多都被他整死了。」
「是又如何?」
「我隻是想提醒你,耶律德光再野蠻,也沒狠到對自己的親兄弟動起殺機。」
「那全是因為義父後來逃了。義父若沒逃,他一定會下毒手。」
「也許吧!但是我抱著不同的想法。你我都在大寺住過一陣子,我起先以為大寺戒備深嚴,現在回想起來,才知道破綻太多,如果耶律德光真想要義父的命的話,阻力並不大。」
檀心看見耿毅淨是替耶律德光說好話,心中就是不舒坦。「你既然已對胡賊效忠,那就不能怪我和張大人同你畫清界線。」
耿毅苦口婆心仍是不得她的諒解,他隻能神色黯淡地點頭。「我了解,不會怨你們。送你們走的事,我一有消息,會盡早知會你。」
一個月後,耿毅在一位年輕貴族朋友的幫忙下,弄到兩匹馬,趁月黑風高的時候,帶著張勵與檀心逃亡。
逃到安全的地方後,耿毅下了馬,以臣子的語態對檀心說:「別後請多珍重。」
隱藏真心多日的檀心突然失控地緊握他的手不放,殷切地哀求道:「耿毅,別丟下我一人,隻要你跟我們一起走,就代表你還是反對耶律德光的。」
「我應允過朋友要返營的,若一走了之,會牽連到他。」
「那讓我跟你回去,隻要能在你身邊過日子,我不在乎受欺淩……」
「但我在乎,見不得你受人欺負。」他要她走的心意比石頭都還堅固。
他走近張勵大人的坐騎,對張大人說:「就麻煩張大人送檀心回洛陽了。」
張勵點頭允諾,「小兄弟,你自己也要多加小心。」
耿毅強迫自己抬手與他們揮別後,毅然地掉頭離去。
4yt☆ 4yt☆ 4y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