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45章 敢於惹事,絕不擔責(3 / 3)

六月末,金國臨海軍節度使,南京留守張覺下令勒死當地金國官員康公弼、左企弓等人,舉平州、將平、營、灤三州作為投名狀,獻給大宋。隨後,張覺像後來的吳三桂一樣,裝模做樣地悼念起前朝,供奉天祚帝的畫像。

輕佻皇帝趙佶喜出望外,將平洲路改名為泰寧軍,任命張覺為泰寧軍節度使,總知三州兵馬事。隨後,滿朝文武恭賀道君皇帝不費一兵一卒,拿下三州之地。汴梁城百姓歡歌載舞,隻覺得天佑大宋。

詔書下達後,國姓爺趙良嗣大恐,連夜進皇城勸諫。他說:金國虎狼之心,國勢實在太強大,絕對招惹不起。而且我們在盟約裏已經白紙黑字地講明,雙方不能招降納叛,我們先背盟,女真人肯定咽不下這口氣,非和咱討個說法,後患無窮。

道君不高興地問,依你意見,應該怎樣?

趙大使說:殺掉張覺的使者,向金國講明,我們不會幹涉別國內政,尊重金國的領土完整,反對任何分裂行經。

道君大怒:你這是嚴重挫傷民族自尊心,你害怕那些蠻子,難道不害怕大宋?

於是,道君下旨將趙良嗣連貶六級,貶於郴州(今湖南永興南)安置(監管)。靖康初年,以“結邊患”的罪行,將趙良嗣於貶所處死。後金人敗盟,欽宗又於靖康元年將其開棺戮屍——這說明,錯誤都是下麵人犯得,最高領袖總是從一個勝利走向另一個勝利。

七月,金人護送完顏阿骨打靈柩進入上京,至九月發喪完畢,隨後金人分為兩支,一支以宗翰為首攻入高麗,王僑戰敗,出逃耽羅島號召反抗,隨後金人肆虐高麗,逼迫高麗人納糧;而另一支軍隊以二太子宗望為首,一鼓而下平州,恰好抓捕到道君皇帝委任張覺為節度使的使者及敕書,詔書上寫著“共滅女真”等話語。

宗望大怒,輕取平州後,又閃電般攻打下其他二州。張覺像喪家之犬,逃進燕山府。藏在郭藥師的常勝軍中,改名為趙秀才,後來又躲到常勝軍塘沽城中。

宗望派人向北宋索取張覺,道君皇帝指示燕山知府王安中:別承認,能賴就賴。

但金人情報厲害,他們指名道姓說,張覺現在改名為趙秀才,就在常勝軍軍械城中。你們不交出去,我們就發兵攻打。王安中耍小聰明,殺了個與張覺長相類似的人,把首級交給金人。但女真人隨即指出,他們的探子依舊見到張覺在塘沽城活動,若不交出真張覺,金國自提大軍來取張覺首級。

道君皇帝有惹事的膽量卻沒有承擔後果的勇氣,一下子被金人嚇慌了,立刻密令王安中絞殺張覺,且作為添頭,順便將張覺的兩個兒子一起殺掉,把首級裝到木匣裏,恭恭敬敬地給金人送去。

王安中是從郭藥師的軍營中抓走張覺的,郭藥師覺得這是對他的蔑視,怒氣衝衝趕去質問王安中,王安中回答:已按朝廷詔命,斬殺張覺全家老小,首級已送給金人。郭藥師黯然失魂,問:“王大人,金人今日要張覺的腦袋,朝廷給他們。假如他們要我郭藥師的腦袋,朝廷不也照樣給呢?”

王安中無言以對,遂辭職。

郭藥師質問的時候,常勝軍軍官燕雲部分降官均在,王安中無言以對後,大多數降官出門便開始派家人與金國秘密聯絡,商量改換門庭之事——全世界都知道金人不會善罷甘休,而此刻汴梁城猶在歌舞升平,慶賀盛世來臨,燕雲回歸,國事昌明……

王安中辭官,丟下燕雲直接回家鄉,郭藥師也覺得這官做的沒意思,感覺到金人馬上要繼續進攻,他也丟下燕京城跑了,一路直接跑回塘沽,距離塘沽五裏路時,遠遠望見自己的管家及百餘名常勝兵將慌慌張張的奔走著,郭藥師大驚,急忙勒馬招呼自家兵將:“怎麼回事?可是金人進攻了?廢物啊廢物,我費盡心力建築如此堅固的塢堡,你們竟然連一天都守不住……”

“大人,不是金人啊,是登州來的人,是你的夥伴呀”,管家急忙解釋:“昨日登州忽然來了數艘船,咱們沒想到他們會翻臉,也沒審核就讓他們進城,誰想船上源源不斷下來人,這些人他們進城後亮出刀槍,開始接管各處防衛,隨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