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月,忍耐不住的宗澤不顧淩汛奮勇渡河(黃河北支流)進入大名府,大名府毫不做抵抗宣布收複,沿途州縣打開大門迎接宗澤的到來,而當時,宗澤身邊隻帶了數十個文官,沒有一兵一卒。
站在河岸上目送宗澤的嶽飛心中悵悵然,從性格上說,嶽飛與宗澤一般都是烈火脾氣,所以兩個人惺惺相惜。嶽飛受到時穿嚴令不敢越過開德府一步,但宗澤文官脾氣一發作,見到單單一個開德府就讓時穿拐走了他大半隨從,於是他絕不肯在開德府繼續停留。
嶽飛心中羨慕宗澤的自由,他是文官,時穿約束不到,所以宗澤可以按自己的想法行事,而嶽飛不行。望著宗澤遠去的背影,嶽飛歎氣:“恨不得亦飛身渡河。”
旁邊一人說道:“若是要與金人大打出手,還是留在開德府的好。宗大人此去,做的是文官事,哪有咱們顯身手的地方?”
說話這人名叫吉倩,是記入正史的嶽家將將領,也是最早追隨嶽飛的人。而評書《嶽家將》之所以含糊掉此人,是因為此人是真實的曆史上,殺了評書中的梁山“好漢”,真實曆史上的金國帶路黨、九紋龍史斌的人。
吉倩是太行大盜,手下有三百餘名慣匪——真實的曆史上,嶽飛居然隻帶了四個人去進攻吉倩大本營,從寨門口一路打到吉倩家門,誰都擋住不嶽飛。而後嶽飛堵住吉倩家門,用言語“勸說”吉倩。投降後吉倩召集太行盜,號召大家投靠嶽飛一起抗金,而金人的帶路黨九紋龍史斌表示反對,被吉倩斬殺……史書記載:被嶽飛“勸降”後的吉倩,是青著左眼,“血流滿麵,睛珠突出”地召集太行盜開會的。
這時候的吉倩倒沒有鼻青臉腫,但是說話漏風,好像牙缺了幾顆。因為九紋龍史斌已經被時穿提前殺了,所以召集太行盜的事情,似乎進展更加順利,所以吉倩氣色更好,指指點點的,頗有點霸氣。
宋人筆記記載,吉倩“身懷忠義膽,誌敵千人軍”。據說他很能打,拳頭很硬朗,曾令金兀術非常頭痛……然而他如今麵對嶽飛這位暴走男,卻顯得很諂媚。而後者聽了他的話,倒是開顏一笑,答:“這倒是,開德府鄰近安利軍,時大人停兵開德府等待淩汛過去……嘿嘿,真正的大仗,還要看這裏!”
稍停,嶽飛問:“大人答應的軍械送到了嗎?”
吉倩媚笑著說:“到了到了,要說那位時大人果然富可敵國,運來的軍械都是上好的,火槍雖然沒有,可是刀劍都鋒利的不像話,慣常百姓人家的菜刀,那是一砍一個豁口。而且這樣的刀槍,要多少給多少。”
嶽飛大笑起來:“那是,我在大人身邊的時候,隱約聽說這位大人三年前就在備戰,聽說京東兩路儲存的糧食軍械堆積如山,就是現在淩汛期,運不過河來。”
“已經很好了”,吉倩討好的說:“咱這樣的士兵,每天還給配置半斤肉,軍需官對此還直道歉,說是缺的以後補……便是一般富戶,哪能天天吃肉?這樣當兵,誰不肯?”
其實一天半宋斤肉,也就是230克,遠遠不夠士兵的消耗——嶽飛這廝最顯著的特征就是喜歡每天苦練他的士兵,嶽家軍天天都訓練,而且每天訓練量很大,這一點,倒是讓他在時穿的軍隊如魚得水。
“唉”,嶽飛長歎一聲:“難怪大人不肯擴張呢,如今連軍隊的供應也緊張起來了,咱或許給大人分點憂,汰選部分士卒下來,如何?大人上次跟我說:汰選下來的弱卒,每人發十畝地,十貫錢,你覺得怎樣?”
正常的曆史上,嶽家軍因為訓練量過大而營養不足,嶽飛便跟韓世忠學習,讓軍隊進行武裝走私,獲到的錢財用於購買食物貼補士兵。一個本質上無所顧忌,對士兵特別愛護的名將,對時穿這種榮養士兵的做法自然深表讚同。而他的訓練量一如以往,所以現在的肉食供應量,當然也顯得不足。
吉倩遲疑的問:“官府真能兌現……好吧,我相信時大人,那麼,我們留下多少士兵好呢?”
兩人正商議著,一騎快馬趕來報訊:“大人有令,問嶽大人:若許可你進入相州、磁州,嶽大人有幾分把握?”
這還用問,隻要給嶽飛足夠的支持,相州磁州算什麼?太行盜原本就出自相州磁州?
不過這不是重點,嶽飛激動得渾身哆嗦,連忙問:“大人打算反擊了嗎?”
使者點頭:“剛剛得到消息,淩汛逐漸減弱,海州方麵製作的十艘鐵製海鰍船已經抵達開德府,黃河兩岸即將暢通,大人打算向相州磁州迂回前進,包抄金兵後路。大人說:若嶽大人能夠快速穩定相州磁州,那麼林衝將軍將接替大人守衛,大人則隻管向太原突進,救援太原,擊退宗翰。若大人做不到,那稍遲一點也行,登州方麵正在往這裏輸送鐵船,咱們積蓄得越久,力量越雄厚。”
嶽飛立刻回應:“太原,太原百姓堅守孤城,苦盼援軍久矣,請你回複大人,太原方麵歸我了。”
使者拱拱手,答:“大人說,此去孤軍深入,怕是沿途得不到補充,大人讓你量力而行,若不成,留得青山在,不愁沒柴燒。”
“請大人放心,太原府,我手到擒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