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月二十三日(公曆3月29日)、清明節,時穿站在宋軍陣列中央,他騎在一匹黑色的阿拉伯馬上,歪著頭感覺著側麵吹來的清風,若有所思。
一隊隊宋軍挺著槍刺從他麵前走過,士官的口令單調而乏味,士兵們的情緒倒是非常激動,他們的軍靴用力蹬踏著地麵,路過時穿時齊齊向時穿行注目禮。而在時穿麵前,十餘座空心方陣已將展開,在空心方陣前方,一道及胸高的胸牆已經成型。
一堆炮兵吆喝著號子,奮力推動炮車軲轆向前進發,隊伍中一名炮兵衝時穿喊道:“大人,說好的,一顆頭顱五十貫,是吧?”
時穿輕輕的點點頭,炮兵們立刻怪笑起來:“發財了發財了,我這一炮下去,那不得收入數百貫?”
孫立催馬走在時穿麵前,輕聲問:“大人,您在想什麼?”
在想什麼?
想得很多……從九世紀到十三世紀,清明節都是三月二十八日左右,到底是什麼時候,清明節移到了四月五號,讓人很犯愁……好吧,這些跟眼前的戰爭沒關係。與戰爭有關的是:這幾年的清明幾乎不像清明,這時候黃河下遊已經解凍,但上遊化凍的冰淩仍在不斷飄下,使得行船成了一件危險的事,進而導致時穿補給不暢。
時穿還想到的是“崖山之後無中華”這個論點,想到大宋商業文明如此發達,為什麼本身沒有催生契約文化,反而需要他這個外人來推動一把。如果這次他能夠成功,那麼中華將進入憲政時代,從此權力有了邊界,老百姓有了活路,中華文明在契約製度的約束下,將宋文明再延續一百年,那該是什麼樣子。
我們已經掌握了世界百分之七十的財富,我們的鋼鐵產量已經超過世界其餘國家總和的數倍,我們已經催生了四大發明的三項,如果不讓土匪翻身做主人,讓創造成為社會發展的動力,那麼我們的文明會走到什麼地步?
沒錯,對比現代社會,這時代的大宋還有諸多缺陷,然而,對比同時代的歐洲,大宋的文明程度能讓他們瞠目結舌。而歐洲如今的蒙昧卻能讓走到現代文明哪一步,那麼當整個世界站在大宋基礎上繼續發展,我們華夏能做到什麼程度?
然而,需要跟孫立說這些嗎?
時穿扭過頭去,問:“騎兵隊都準備好了嗎?”
孫立咂了咂嘴,滿臉遺憾地說:“咱們的手銃還是造的少,嶽飛哪裏帶走了兩萬柄,剩下的,我的四處搜羅才攢夠六千柄,如今咱們戰馬繳獲的多,可惜手銃數量不夠,要不然我也能組織起上萬騎兵。如今三千人夠做什麼用,也就敲敲邊鼓,大人放心,他們早已準備好了。”
稍停,孫立問:“金人在做什麼?以往都是他們先進攻的,怎麼今日他們光站在那裏整理隊形?”
時穿淡淡一笑:“他們害怕了!”
緊接著,時穿回答:“戰爭,是一門綜合藝術。金人南下以來屢戰屢勝,已經養成了一股驕橫的氣勢,所以他們總是在進攻。那麼,金人為什麼戰鬥力非常可怕,是因為他們戰鬥目的明確——他們是來搶劫的,搶到的東西歸自己,所以他們為自己的財富而戰。
生長於苦寒之地的金人,那見識過大宋的繁華,他們眼中所見到的一切都是以前想不敢想的,所以他們紅眼珠見不得白銀子,所以他們打仗拚命。而我們之所以每戰皆敗,那是因為我們戰鬥目的不明確,我們覺得是為混賬的官家作戰,是為爭取自己‘被代表’的處境作戰,所以,戰鬥中士兵隻盼望自己在逃跑方麵跑過同伴。
但現在不同了,我們為新君主作戰,勝利之後既有名又有利,所以在戰鬥欲望上麵,敵我雙方是相等的。過去敵方比我們驕橫,但經過連續炸河之後,敵方見識到我們的大規模殺傷性武器,知道我們有能力埋葬他們,然後再讓他們知道後路被包抄——在這一連串心理戰之後,這些人估計到搶劫成本遠遠大於收獲,估計到有可能自己享受不到搶劫所獲,於是,他們的驕橫,他們的戰鬥欲望已降入低穀,所以他們不敢先進攻,所以他們膽怯了,所以他們在應付差事。
這場戰事應當有我們先打響,命令炮兵開炮,用開花彈、霰彈炮擊敵軍集結地,告訴士兵:此戰,不留俘虜!”
隨著時穿身邊紅旗揮動,登州團練左廂炮軍第一營當先開炮,炮彈劃過天空,重重墜落於金兵馬前,巨大的爆炸帶來濃煙與烈火,金兵們動了,數個謀克的金兵混亂的奔向宋軍方向,緊接著,無數金兵催馬向宋軍發起衝鋒。
這時的金兵其實處於兩麵夾擊之下,時穿沿河立營,今早抵達的宋軍則自東而來,金兵出動三千騎與驅逐他們,但這些騎兵剛剛出營,時穿立刻列陣進逼,以至於他們隻能與東來的宋軍處於對峙狀態,當時穿這裏開炮後,東來的宋軍開始試探進攻,並緩緩向前推進,對對峙的金兵也開始加速衝鋒,不片刻,雙方戰到了一起。
雷帽研製成功後,火炮也進入後膛時代,後膛裝填的火炮打得更快,金兵短短的衝鋒距離上,宋軍打出了七輪炮彈,因為快速射擊來不及調整炮口,大多數炮彈落在金人後方,前衝的金人見到炮火對他們無效,衝的更快了,兩裏路快馬衝刺也就是數分鍾的事情,幾個喘息間,金人已經可以望到忙亂的宋軍炮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