滿江紅
滿江紅又稱綠蘋或紅蘋。生長在靜水或池塘中,植物體小,呈三角形、菱形或類圓形,漂浮在水麵上。滿江紅的葉內含有多量的紅色花青素,幼小時綠色,到秋冬季節,葉片轉變為紅色,在江河湖泊中呈現一片紅色,十分壯觀,因此而得名。
滿江紅的實用價值
滿江紅的須根下沉在水中,莖橫臥在水麵上,分枝呈羽狀。葉片無柄,深裂為上、下兩瓣,上瓣漂浮水麵,靠它進行光合作用;下瓣斜生水中,呈覆瓦狀排列在莖上。有趣的是在葉子下瓣內的空隙中含有膠質,有魚腥藻共生在其中,魚腥藻能固定空氣中的遊離氮,所以就使滿江紅成為很好的綠肥。其含氮量可高達65%,比苜蓿還要高。它也是豬、鴨等家畜、家禽的良好飼料。滿江紅的孢子果成對生在側枝的第一片沉水葉裂片上,大若小米粒,肉眼都可看見,其成熟後,又可萌發出新的個體。滿江紅也可供藥用。
卷柏
在犬牙交錯的亂石山崖上,生長著一種名叫“九死還魂草”的植物。它的學名叫卷柏,是一種多年生草本蕨類植物。株高約5~10厘米,莖棕褐色,在主莖頂端叢生小枝,小枝扇形分叉,輻射伸展。小枝上交互排列著兩列小葉,為淺綠色。在枝頂上生有孢子囊穗,孢子成熟後可隨風飄散。卷柏別名還陽草、長生不死草,多年生草本。卷縮似拳狀,枝絲生,扁而有分枝,綠色或棕黃色,向內卷藍,枝上密生鱗片狀小葉,葉先端具長芒,中葉(腹葉)兩行,卵狀矩圓形,斜向上排列,葉緣膜質,有不整齊的細鋸齒。側葉背麵的膜質邊緣常呈棕黑色。基部殘留棕色至棕褐色須根,散生或聚生成短幹狀。質脆,易折斷。孢子葉卵狀三角形,背部具龍骨狀突起,銳尖,具膜質白邊,有微齒;孢子囊腎形,孢子異形。生於山坡岩麵、峭壁石縫。分布於全國各地;俄羅斯、朝鮮、日本。以全草入藥。味辛,性平。可用於活血通經;炒炭止血。
九死還魂草——卷柏
卷柏有極其頑強的抗旱本領。在天氣幹旱時,小枝拳卷起來,縮成一團,以保體內的水分。一旦得到雨水,卷縮的小枝叉平展開來,繼續生長。在幹旱缺水、溫差變化很大的石崖縫隙中,卷柏經過幾番“枯死”和“還魂”的磨難,才能長大和繁衍,所以被人們稱為九死還魂草。卷柏全株可供藥用,是收斂止血劑。卷柏也可作為一種觀賞植物。
西伯利亞卷柏
西伯利亞卷柏為多年生草本。植株灰綠色,密集墊狀叢生,莖下部褐黃色。主莖匍匐,分枝短而多數,斜升,隨處生有根托。葉密生,覆瓦狀排列,條狀披針形或條狀矩圓形,背部具深溝,邊緣有纖毛狀齒,頂端具白色長剛毛。孢子囊穗單生於枝端,四棱形;孢子葉狹卵狀三角形,背部具深溝,邊緣有纖毛狀齒,先端具白色長剛毛。大孢子囊位於孢子囊穗下部,小孢子囊位於上部。生於山頂岩石陰麵,山坡岩麵。分布於我國東北;俄羅斯、朝鮮、日本。以全草入藥,味微苦,性涼,有涼血止血的功效。
中華卷柏
中華卷柏別名地柏枝,為多年生草本。植株平鋪地麵,莖堅硬,圓柱形。主莖和分枝下部的葉疏生,黃綠色,橢圓形,貼伏於莖。分枝上部的葉4行排列;背葉2列,矩圓形,邊緣具厚膜質白邊,內側邊緣具長纖毛,外側纖毛較短,先端圓形;孢子囊穗四棱形,無柄,單生於枝頂;孢子葉卵狀三角形或寬卵狀三角形,先端長漸尖,大孢子囊通常少數,位於孢子囊穗的下部;小孢子囊多數,位於孢子囊穗的中上部;孢子二型。生於幹旱山坡的草叢、路邊、林緣。中國分布於東北、華北、華東,為中國特有種。以全草入藥,味淡、微苦,性涼。有清熱利濕、活血通經、止血的功效。
仙人掌
仙人掌屬仙人掌科,是旱生植物,全世界約有2000種,絕大多數產於美洲熱帶、亞熱帶沙漠中,墨西哥是仙人掌科植物生長最多的國家,也是仙人掌科植物的分布中心。由於沙漠幹熱缺水,所以,貯藏水分、減少蒸騰,是它們戰勝幹旱,爭取生存的必要措施。仙人掌植物的葉退化成針狀,以減少葉的蒸騰作用;莖肥厚多汁,有發達的薄壁組織細胞以貯藏水分。據說墨西哥有些大的仙人掌的壽命可達數百年,內麵貯藏1000千克以上的水,旅行的人口渴時可挖食其柔嫩多汁的莖來解渴!有些仙人球直徑可達3米,重至2000千克。有些高大的柱狀的種類,也可長成10米以上的大樹。而且,仙人掌植物開花時,絢麗多彩,花色多樣,奇特清雅,別具風采。
仙人掌為什麼生長緩慢
仙人掌植物的表皮有硬而厚的蠟質作保護層,生有茂密的絨毛,以保護植株不致受強光的損害,降低蒸騰強度以減少水分的散失。它的表皮上的氣孔常常關閉,這也是減少水分散失的一種適應性。按照一般規律,氣孔多則有利於植物體與外界的氣體交換,促進光合作用和有機物的合成。氣孔少且常關閉,勢必影響植物的新陳代謝作用,使植物生長緩慢。因此,有些仙人掌生長得很慢,栽了數年還沒有長大多少,就是這個緣故。